今天,以“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引领未来”为主题的中国东航科技创新大会在上海东航技术应用研发中心举办。
此次大会汇集了来自民用航空、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等领域的200余位政府、企业和高校院所代表,共同围绕国产民机科技创新、人工智能赋能航空运输高质量发展、AI+赋能航司数智化转型,以及民航安全运行、飞机维修工程创新、数字技术创新等议题展开深度研讨,通过联盟共建、揭榜攻关、学术交流等活动,合力探索科技赋能民航发展新路径。
中国东航董事长王志清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作为民航国家队主力军,作为中央企业,东航始终把服务国家战略作为“第一使命”,把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在科创新赛道上勇毅前行,并在数字化转型、国产民机规模化运营、推进绿色发展、强化创新协作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
此次大会颁发了首届中国东航科技进步奖,“基于电子飞行记录本的动态感知及监控技术的多终端飞机数智化信息交互系统的研究及应用”项目获一等奖;“飞机地面牵引避撞”和“EOS新货站核心操作系统”项目获二等奖;“航空发动机孔探损伤智能检测平台”等5个项目获三等奖。
为持续激发科技创新活力,统筹整合创新资源,打造协同高效的科技创新平台,中国东航总经理刘铁祥为公司设立的“数字化联合创新实验室”“人工智能应用创新中心”“民航安全运行实验室”“民航工程维修科技创新实验室”等4家科技创新实验室和创新中心授牌。未来,这些实验室和创新中心将聚焦航空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为业务场景实现智慧化赋能,积极打造智慧民航应用新标杆。
中国东航在此次大会上携手中国商飞、中国移动、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为、阿里、百度、科大讯飞等15家企业和高校,共同成立“航空运输服务产业链科技创新联盟”。
联盟将本着“自愿参与、共同投入、联合开发、优势互补、资源共用、平等互利、风险共担”的合作原则,重点打造以中国东航为主导的产业链上下游科技合作共建机制,面向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以民航科学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依托成员单位在各自领域的专业优势,通过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为行业科学技术创新、数字化转型探索、科技成果转化、行业技术标准制定等提供重要支撑。联盟成员单位可依据自身需求自由选择合作模式,形成灵活高效的科技创新生态,共同助力民航产业链智能化升级与核心竞争力提升。
此外,面对当前旅客对美好航空出行的新期待,中国东航在此次大会上围绕民航工程与维修、民航安全运行、数字技术运用、人工智能应用等四个维度,发布了航线维修辅助决策、飞机数字孪生驾驶舱、中转联程智能运营、物流营销数据价值提升等17个创新场景需求,面向各高校院所、科技企业等广泛征集解决方案,力求借助各方创新资源,通过“榜单制”激发创新“活水”,推动关键技术攻关走深走实,实现行业技术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