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宋维东)诺德股份相关负责人11月23日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新能源电池技术向固态化、高能量密度加速冲刺,AI算力革命推动电子产业迭代升级,核心材料的创新成为破局关键。诺德股份旗下镀镍合金箔和AI电子铜箔系列产品技术取得重要突破,为新能源产业及算力产业提供核心材料支撑。两大核心产品齐头并进,有力彰显了公司在高端铜箔领域的技术实力与全产业链布局。
当前,全球电池技术正朝着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方向加速演进。固态电池与高比例硅碳负极已成为行业竞争的核心赛道,但材料瓶颈长期制约产业化进程。上述负责人介绍,在硫化物电解质固态电池路线中,传统铜箔易受硫化物腐蚀,且在80-200℃热压制备过程中易发生氧化,严重影响电池循环寿命与安全性;同时,锂金属负极与硅碳负极脱嵌锂时产生的巨大体积变化,对集流体的机械强度与界面稳定性提出更高要求。在高比例硅碳负极应用中,随着硅碳比例向20%以上攀升,电解液中氢氟酸(HF酸)浓度显著上升,传统铜箔无法抵御腐蚀,涂碳铜箔也仅能减缓侵蚀而无法根治。
针对这些行业痛点,诺德股份镀镍合金箔实现三大关键突破。其中,通过均匀致密的镍合金镀层设计,赋予产品超强耐腐蚀性能,可同时抵御硫化物与高浓度HF酸侵蚀;优化的合金成分配比使其具备优异耐高温特性,完美适配固态电池热压制备环境;强化的机械强度与界面稳定性,能够从容应对电极材料体积变化产生的应力冲击,为下一代电池技术规模化应用扫清了核心材料障碍。
该负责人称,铜箔极薄化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4.5微米铜箔已开始规模化应用,预计明年将成为市场主流。这正是诺德股份的核心产品优势所在,公司已做好充分的技术储备和产能规划。
在新能源材料领域取得重要突破的同时,诺德股份在高端电子铜箔领域再添重磅成果。近日,诺德股份黄石锂电铜箔产业园举办新品发布会,集中推出RTF3、HVLP4等3款AI电子铜箔及2款锂电铜箔量产产品。上述产品凭借“低轮廓+高延展性”核心技术,为AI服务器、光模块、芯片封装等高端场景提供重要方案。
这座于2022年1月落地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铁山区的产业标杆,是诺德股份斥资120亿元打造的全球核心生产基地,占地434亩,现已形成年产能10万吨高端锂电铜箔、20万吨铜基材的规模,成为全球最大的电解铜箔生产基地。落户三年多来,诺德股份持续深耕超薄铜箔领域,先后实现全球领先的3.5微米、3微米高延伸率、高抗拉强度锂电铜箔量产,技术实力稳居行业第一梯队。得益于产品矩阵的持续丰富与市场需求的旺盛增长,该园区预计今年产值将突破45亿元,同比增幅达162.69%,实现规模与效益同步爆发。
在AI铜箔技术攻坚中,诺德股份成功攻克差异化偶联剂、低磁性沉积等关键技术,构建起适配AI多场景的高端铜箔材料解决方案。此次发布的新产品RTF反转铜箔凭借“低轮廓+高延展性”优势,可精准覆盖多个AI应用场景。
在数据中心领域,其表面粗糙度极低的特性能大幅降低高频信号损耗;升级后的HVLP-3-4系列产品,不仅可匹配光模块高速通信需求,更能满足高端AI服务器先进封装互联场景,通过优化电流传导效率提升算力服务能力;同步推出的载体箔凭借可剥离载体层,为厚度仅个位数微米的超薄箔体提供坚实支撑,使其在高速压合过程中能抵御应力冲击,完美解决高端高密度互联(HDI)板及芯片封装载板在微细线路加工中的褶皱、断线等业界难题。
值得关注的是,诺德股份黄石锂电铜箔产业园正加速构建产业生态协同体系。诺德股份与宏仁集团、广合科技、恒驰电子、韩国YMT等上下游龙头企业深化“AI铜箔-PCB板-智能设备”产业链协同。依托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铁山区全国第三大PCB产业集聚区的区位优势及近五年年均36%高速增长的光电子信息产业基础,诺德股份正从箔材供应商向算力引擎服务商全面转型。
“未来,公司将以黄石锂电铜箔产业园为核心支点,持续深化技术迭代与产能布局,在固态电池集流体、高端AI铜箔等领域持续发力,为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升级提供核心支撑,也为算力革命注入国产材料力量。”上述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