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鼎股份(600105)最近交出了一份“冰火两重天”的三季报:一边是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59%,利润总额下降65%;另一边,公司光芯片业务却传来重磅利好——高速率激光器芯片实现批量订单预订,DFB、EML产品已进入批量化生产阶段。这一反一正的信号,让市场对这家老牌通信设备企业的未来走向产生了新的思考。
从业绩数据看,永鼎股份前三季度营收36.3亿元,同比增长22%,归母净利润3.29亿元,同比大增474%。但拆解来看,这份高增长主要来自联营企业东昌投资因房地产项目子公司处置带来的3.17亿元投资收益,并非主营业务驱动。真正反映经营基本面的单季度数据则略显疲软: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仅1057万元,同比近乎“腰斩”。原因集中在海外电力工程板块——孟加拉国家电网项目因合同变更导致毛利率下滑,子公司永鼎泰富的项目盈利也不及去年同期。
然而,在传统业务承压的同时,公司的技术转型正在悄然开花结果。光通信产业链方面,永鼎全面优化光棒、光纤、光缆布局,而更值得关注的是其在高端光芯片领域的突破。高速率激光器芯片通过客户认证并获得批量订单,意味着公司在半导体光电子领域具备了真正的量产能力和市场认可度。这不仅是产品升级,更是向产业链上游高附加值环节跃迁的关键一步。
此外,公司在超导材料方面的布局也颇具前瞻性。依托独有的超导薄膜磁通钉扎技术,其高性能超导带材已在可控核聚变、核磁共振、超导感应加热等多个前沿领域实现应用。尤其是在国家政策明确支持超导材料发展的背景下,《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为其提供了长期成长逻辑。
说实话,看到这份报告时我有些意外。意外的不是业绩短期波动——海外市场本就存在不确定性,汇率、合同执行、地缘因素都可能影响毛利——而是公司在技术研发上的坚持竟在多个赛道同时取得进展。光芯片+超导带材,一个面向当前数据中心与算力网络需求,一个瞄准未来能源革命,战略布局不可谓不深远。
当然,风险也不能忽视。券商也提示了运营商光缆需求不及预期、汽车线束发货放缓、海外工程推进不顺等潜在问题。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线束虽已通过零跑、远景动力等客户认证,但放量仍需时间验证。
总体来看,永鼎股份正处于从传统工程制造向高科技材料与核心器件转型的关键期。短期利润受海外项目拖累,但中长期的技术储备和产业卡位值得期待。市场今天股价下跌4.09%,或许是对三季度盈利的即时反应,但我认为,如果光芯片订单能持续兑现,超导应用进一步打开局面,这家公司有望走出一条独立于传统通信设备商的成长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