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减持上汽集团股票的行为,在市场上引发了强烈的违规争议,争议核心集中在是否涉嫌绕道减持、违反破净减持禁令以及超限额减持等方面,不过该行为是否违规目前尚无监管部门的最终定论,具体争议点如下:
1. 涉嫌绕道减持:上海国际的上汽集团股份均来自上海国资委的无偿划转,而非公开市场自行买入。2015年其通过无偿划转获得3.03%的股份后完成清仓式减持,2021年再次无偿划转获得3.58%的股份并持续减持。有市场观点认为,上海国资委持股上汽集团近70%,直接减持易引发舆论争议,因此将上海国际作为“马甲”,通过无偿划转股份再由其减持的方式实现变相减持,这种操作疑似规避大股东直接减持的相关监管要求,符合证监会明确要防范的绕道减持情形。
2. 违反破净不得减持规定:证监会相关规定明确,上市公司若存在破净情形,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得通过二级市场减持股份。而上汽集团股价长期处于破净状态,上海国际作为由上海国资委划转股份的持股主体,市场质疑其与上海国资委构成一致行动人。若该一致行动人关系成立,那么上海国际在上汽集团破净期间持续减持的行为,就违反了破净不得减持的监管规则。
3. 涉嫌违反减持比例限制:根据《上市公司股东减持股份管理暂行办法》,大股东3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减持股份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通过大宗交易减持不得超过2%。上海国际2015年和2021年两次获得的股份占比均超3%,且均进行了大规模减持。市场中有声音指出,其减持节奏和规模可能突破了连续90天的减持数量限制,但这一质疑还需结合其具体减持时段的交易数据进一步核实。
目前已有投资者向相关部门举报,要求认定上海国际违规并责令其回购股份、补足差价和公开道歉,客服也已回复称相关诉求已分转相关部门跟进处理。最终上海国际的减持行为是否违规,需等待监管部门核查后给出正式结论。
这次大跌大概率是由减持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