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23 02:56:10 股吧网页版
新技术伴生新模式 中国新能源汽车从“新”出海
来源:上海证券报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之际,中国企业万帆耘海“走出去”已成一景。中国企业如何化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如何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如何实现从“启航”到“稳行”的飞跃?即日起,上海证券报推出“中国企业出海新观察”系列报道,通过走访多个行业的上市公司及企业家代表,解码出海企业逆势破局、生态共赢之道。

  南纬11度,西经77度,秘鲁钱凯港,晨曦初照。

  当穿越太平洋的巨轮抵达时,友道智途秘鲁项目运营经理闫程已在钱凯港忙碌。这里虽然相距友道智途总部所在城市上海有万里之遥,但就是在来自“万里之外”的智能新能源汽车技术赋能下,钱凯港已快速发展成为南美首个绿色智慧港口。

  这背后是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出海的新变化。上海证券报记者近日调研获悉,伴随自主研发的增加与技术革新的持续,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出海模式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创新之变。

  从智驾汽车芯片到重达20吨的新能源集卡,从葡萄牙的电池厂工地到奥地利的电动车产线,从长江上游的码头到美洲城市的体验中心……凝结着中国智慧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和服务等近期正在全球多地落地生根。专家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跳出传统思维,以开放的胸襟积极拥抱海外市场,通过出海模式的创新,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有望迎来全新的增长空间,还将更好地惠及海外用户,实现多赢。

  跨越太平洋

  智驾新能源车助力绿色智慧港

  8月,上海罗泾集装箱港区,一派繁忙景象。其中,上汽集团旗下友道智途研发并生产的90台智能驾驶新能源集卡最为抢眼——虽然车上没有一位驾驶员,但在智能化技术赋能下依然能够灵活行驶,穿梭于港区各处,完成多种物流装卸任务。

  同样的智能驾驶新能源集卡也在秘鲁钱凯港投入运营。

  “这是一个全自动化的码头,我们负责用从中国引进的智驾新能源车辆来转运集装箱。”闫程站在钱凯港新港区,通过连线对上海证券报记者介绍。

  2024年11月开港的钱凯港位于秘鲁首都利马以北80公里的太平洋畔。这里不仅是深水良港,还是南美首个智慧港口和绿色港口。作为中国和秘鲁的合作项目,钱凯港建成后有力巩固了秘鲁衔接陆海、联通亚洲和拉美的门户地位。

  让闫程自豪的是,钱凯港投入运营后,友道智途50台智能驾驶新能源集卡就远渡重洋在这里落户,开展商业化运营。这批智驾新能源集卡是我国海外首批大规模智能驾驶港口新能源运输车,搭载了行业领先的智能驾驶系统,在感知、规划控制、地图定位等方面都达到了业内领先水平。

  “我正在努力学习西班牙语,以便和秘鲁同事们沟通。”闫程说,他和一位同事带领12位当地员工组成了跨国团队,负责友道智途钱凯港智能驾驶车队的日常维护。

  钱凯港开港后,秘鲁至亚洲的海运时间从35天缩短至23天左右,汽车、电子设备、矿产、蓝莓、车厘子等各类货物显著降低了物流成本,也提升了国际竞争力,这其中离不开中国智驾新能源集卡的助力。

  “通过技术创新,我们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业务,在国内已处于领先地位,也有望在世界保持领先。”友道智途首席科学家衡量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友道智途的港口智能新能源汽车规模居中国首位。企业研发的感知算法经过了国内多个港口的实战考验,通过自研深度学习模型并结合高效数据闭环进行不断算法迭代,目前已经可快速实现复杂交通流下的动态目标识别和定制化场景的静态环境感知。

  衡量介绍,针对钱凯港有时雨雾较大的特点,为保证港口的正常作业,友道智途通过创新使得整个智能驾驶系统无惧雨雾、扬尘等恶劣天气,支持全天候全场景稳定运营。“大型集卡变道和停车很难。而智驾新能源集卡都已具备老司机水准,解决这些难题不在话下。”衡量说,友道智途针对港口运营开发了专门的拟人化规划控制系统,车辆不仅能灵活行驶,还能做到超越人类司机的停车精度。

  “港口的一些当地员工都来拍摄我们的车,并把视频上传到社交媒体。在他们看来,新能源车没有车头,没有人驾驶,还能够自己跑,很神奇。”友道智途秘鲁项目产品经理仇玥雯说,通过全栈式技术创新和科学管理运营,友道智途智驾新能源集卡已经拿下了海外智能新能源车市场的新份额。

  仇玥雯近期已回到上海,依然负责远程维护钱凯港的车队运营。在她看来,钱凯港的成功经验已获得越来越多国际客户认可。未来,她还会赶赴更多陌生的海外目的地完成新的使命。

  延伸产业链

  整车和零部件企业拥抱海外新市场

  9月初,来自世界各地的主流汽车产业链企业亮相2025慕尼黑车展。港股上市公司地平线的现场展台宛如一块巨大的汽车智驾芯片,灯光流动,数据穿梭,吸引了观众目光。作为地平线在本届车展的核心展品,征程6系列芯片凭借产品矩阵与性能表现,更是成为现场关注的焦点。

  “最远的路就是最近的路,最难的路就是最快的路。”在慕尼黑大学就读过计算机博士的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余凯,再次回到这座他曾经求学的城市。他对上海证券报记者感慨道,作为中国汽车科技企业,过去10年,地平线选择了与一些同行不一样的道路,坚持“结硬寨,打呆仗”,在汽车“大脑”——车载芯片上下功夫。

  余凯介绍,从征程2芯片实现中国车载智能计算方案量产“零的突破”,到征程6系列芯片全面覆盖辅助驾驶全阶需求,支撑这一系列产品进化的底层核心力量,来自地平线自主研发的智驾专用计算架构(BPU)。历经10年持续迭代,地平线BPU架构完成了跨越式发展,计算性能实现超1000倍提升,这为征程芯片注入了技术内核,也让征程家族成为支撑智能新能源汽车持续进化的“超级大脑”。

  在技术持续突破的同时,地平线推动智能驾驶技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规模化量产落地。截至今年8月,地平线征程家族累计量产突破1000万套。国内每3台智能新能源汽车,就有1台搭载地平线芯片。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正在积极拥抱国际化,不仅整车正在出海,中国汽车芯片也在尝试出海。截至目前,地平线已助力上汽集团、比亚迪、奇瑞汽车、长城汽车、长安汽车、岚图汽车、蔚来等7家中国车企,共计超25款智能新能源车型出海,覆盖亚洲、欧洲、中东、南美、澳大利亚等。

  地平线日前还对外宣布,坐落于慕尼黑的欧洲总部正式成立。在余凯看来,这一重要举措标志着地平线已构建起面向全球市场的本土化运营能力,能够为中国车企在欧洲及全球市场的布局提供更高效、更贴近本地需求的支持,全面支持中国车企高效出海,引领中国新能源智能驾驶技术迈向全球舞台。

  “商业世界很客观,要看你有没有真正地帮助到别人,有没有让对方因为合作,产品变得更有竞争力,这才是核心。”余凯透露,地平线近期已拿到一批国际车企的海外新业务,公司整个生命周期的海外装车订单已达750万辆。

  9月15日,2025慕尼黑车展闭幕后第二天,中国新能源造车新势力小鹏汽车就宣布公司欧洲本地化生产的重要规划:与位于奥地利格拉茨的麦格纳工厂开展深度合作,借助该工厂现有的成熟生产线,大力推动电动汽车在欧洲的本地化生产进程。“依托数十年积累的行业经验与领先的生产设施,我们完全有能力助力小鹏汽车实现其在欧洲市场的宏伟发展目标。”麦格纳整车业务总裁罗兰·普雷特纳说。

  从欧洲汽车中国造,到中国汽车欧洲造,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格局正在悄然生变。随着首批小鹏G6与小鹏G9新能源汽车顺利在麦格纳工厂量产下线,小鹏汽车开始尝试新能源汽车出海新模式,这也是该工厂首次为中国车企进行整车组装。按计划,小鹏汽车首个欧洲本地化生产项目定于今年三季度在麦格纳工厂正式启动,未来,该工厂还将投产更多小鹏新能源车型。

  目前,在欧洲市场,小鹏汽车已成为中高端纯电汽车中国品牌销量领跑企业。同时,小鹏汽车在欧洲的净推荐值(NPS)也突破80%,超越了多个传统豪华车品牌,受到越来越多欧洲消费者欢迎。小鹏汽车副董事长兼总裁顾宏地表示,与麦格纳的合作,精准契合小鹏汽车强化欧洲业务能力的长期愿景与战略布局,“这也是我们深耕欧洲市场的重要开端,小鹏汽车对欧洲市场始终秉持长期投入的决心”。

  “我们最近几个月都在招聘葡萄牙本地员工。”中创新航项目总监彭丹丽对上海证券报记者介绍,团队已在葡萄牙港口城市锡尼什忙碌了大半年。

  彭丹丽介绍,中创新航科技(欧洲)有限公司是中创新航首座欧洲电池工厂,是公司布局欧洲的重要产业支点,计划提供专业系统的产品解决方案和高质量的新能源全生命周期服务。新项目于今年2月24日正式动工,计划投资约20亿欧元,建成后生产线涵盖电芯、模组和电池包等全生产环节,可广泛应用于新能源车动力电池领域。

  “我们的目标是在2027年开始交付。”彭丹丽说,锡尼什电池新工厂是中创新航积极响应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拓展海外市场的重要举措,将完善公司的全球产业布局,建成后有望辐射整个欧洲。

  大江到大海

  中国新能源车企探索“全生态”出海

  7月13日,108辆来自重庆果园港的国产汽车,在上海外高桥港区海通国际汽车码头(下称“外港海通码头”)完成从内贸船到外贸滚装船的“换乘”,搭载“翡翠精英”滚装船出口至墨西哥拉萨罗卡德纳斯港。这标志着中国汽车出口江海联运中转模式,首次拓展至长江上游港口。

  “相较传统的陆路运输,江海联运模式实现了长江沿线港口与上海外高桥港联通一体,有效激活了长江经济带滚装水运网络,为企业降低了运输成本,显著提升了物流效率。”上海海关有关负责人对上海证券报记者介绍,今年上半年,上海口岸汽车出口量占到同期全国汽车出口总量的36.7%,居全国首位。通过各方努力,长安汽车、赛力斯等企业制造的新能源汽车从长江上游顺流而下到沿海码头,出口至全球,中国汽车的江海联运正在扩容升级。

  作为土生土长的重庆人,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创始人)张兴海介绍,果园港是重庆重要的开放平台与枢纽节点,汇聚了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长江黄金水道等大通道资源,对重庆打造内陆开放综合枢纽、建设内陆开放国际合作引领区具有重要意义。此次江海联运中转模式的成功实现,把赛力斯与果园港的合作向纵深推进,有望助力重庆新能源汽车出海的全面发展。目前,赛力斯新能源汽车销售范围已覆盖近70个国家,主要海外销售集中在欧洲和海湾合作委员会国家市场。

  清晨,在广西上汽通用五菱宝骏基地5公里外的柳东物流中心,工人们已经忙碌起来,新能源汽车KD件正被组装进集装箱,之后通过铁路发往广西钦州港,再由钦州港经过海运运往东南亚国家。

  上汽通用五菱有关负责人介绍,KD是“散件装配”的缩写,代表着一种将整车拆解成半成品或零部件进行出口,再由进口国厂商进行自行装配的国际化汽车贸易方式。目前,上汽通用五菱已在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通过KD组装模式与当地伙伴合作,服务区域市场。通过散件装配模式,五菱品牌新能源车得以快速拓展东南亚新能源市场。在泰国,五菱新能源车已经跻身纯电动新能源车销量前十名,2025年销量预计增长将超40%。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10年保持全球第一。”对于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近期不断涌现的出海创新模式,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詹宇波对上海证券报记者分析称,依托多年的创新研发和投入积累,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出海”已不再满足并局限于过去单纯的整车出口,而是形成了包括新能源整车、动力电池、新材料、智能驾驶技术和设备等在内的“全生态”出海模式。另外,中国车企及相关产业链企业在海外除了直接投资建厂以外,还通过技术授权、合资研发等多种方式拓宽出海渠道。

  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佳也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从全球范围来看,如果能借助中国企业的创新和生产等优势,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整车出口+生态构建+技术合作+服务本地化”的一体化出海,中国相关企业有望开创更为全面的汽车国际化新模式。

  对于新能源汽车和海外市场的关系,詹宇波表示,在有效推动自身供应链减排的同时,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动力电池等先进技术和规模化生产等管理经验正在帮助降低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应用成本,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也为全球市场提供更加丰富、优质和平价的新能源车产品和技术选择。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