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第300万辆新能源汽车五菱缤果下线,上汽通用五菱新能源产品正加速驶向全球新兴市场。
日前,上汽通用五菱全球第300万辆新能源车以及神炼电池均在印尼工厂下线,上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晓秋,上汽通用五菱党委书记、副总经理姚佐平共同为第300万辆新能源车五菱缤果(BinguoEV)揭幕;上汽集团副总裁卫勇、上汽通用五菱副总经理赵肖斌、五菱印尼总经理唐稳生、上汽国际总经理助理朴春旭则为神炼电池下线揭幕。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作为上汽通用五菱首个海外全产业链布局基地,五菱印尼是公司全球化战略的重要支点。上汽通用五菱在印尼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超过37%,保有量排名第一,也是印尼最受欢迎的中国汽车品牌。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是上汽通用五菱加速全球化布局的历史性时刻,也是中国智造迈向国际市场的重要里程碑。“此次第300万辆新能源车在印尼下线,不仅彰显五菱深耕东南亚市场的决心,也展现了‘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智造与东盟经济体产业协同所取得的成效。”
全产业链布局
自投入印尼市场以来,上汽通用五菱已经积极布局生产制造、研发创新和市场销售全环节,形成了覆盖当地的全产业链生态。
记者注意到,通过不断优化新能源产品矩阵,上汽通用五菱投入了Air ev、BinguoEV和CloudEV等车型,精准覆盖印尼主流价格区间,满足当地消费者的新能源出行需求。
“在导入整车及核心零部件、技术标准的同时,公司与印尼国家电网、高校、大型物流、客运公司等,在新能源生态建设、新能源人才培训、公共出行等领域开展深度交流合作,共同助力新能源生态的全面推广。”上汽通用五菱方面表示,公司还积极推动核心零部件产业协同,以“整车+零部件”的模式吸引了国轩高科等国内供应链伙伴入驻印尼,带动当地汽车产业链升级。这种“新质出海”模式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全球化提供了新范本。
在业内人士看来,从0到300万,上汽通用五菱新能源销量的跨越式增长,折射出了公司在电动化领域的技术深耕与产品创新。“围绕‘天·灵·神’技术体系,五菱不断推出科技平权的技术成果,以‘用得好、用得上、用得起’的技术赋能产品,为全球更多消费者带来了全新出行体验。”
同时,此次神炼电池也在印尼正式下线。在业内人士看来,此次神炼电池走出国门,在印尼建立生产线,意味着上汽通用五菱不仅实现了包括电池、电机、电控在内的三电核心技术海外输出,更意味着“印马泰”区域一体化战略取得实质性进展。“通过实施‘本地化生产+供应链出海+技术标准输出’三位一体的全球化战略,上汽通用五菱正在构建覆盖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全价值链的海外业务体系。”
全球化战略加速
依托“整车出口”“借船出海”“完全自主”等多样化的出海模式,上汽通用五菱已成功打开了中南美洲、中东、非洲及东南亚等104个国家与地区的市场,其中新能源车型已成为多国消费者的首选。
具体来看,在东盟国家市场,上汽通用五菱深入推进“东盟一二三”战略和“印马泰一体化”,新能源产品陆续进入东盟多个国家和地区,五菱宏光MINIEV和五菱缤果在越南、缅甸上市,宝骏云朵登陆越南市场,五菱缤果也相继进入马来西亚、尼泊尔、泰国等地。
天风证券相关研报分析认为,截至2024年上半年,包括澳大利亚、泰国等在内的海外市场,新能源渗透率已经达到约10%;而巴西、印尼、墨西哥等国渗透率处于从1%快速提升至5%的阶段,2024年上半年分别为5%、3.3%、2.2%。“核心驱动因素是政策支持+优质供给。新兴市场发展电动车初期往往给予纯电更大的政策扶持力度。”
华鑫证券相关研报也分析认为,中国车企有望在其他海外市场获得更多增量,尤其是在欧盟、东南亚等地区。
“自主品牌在东南亚和南半球的市场份额尚不高,在欧洲(除俄罗斯外)的销量占比也偏低。中国汽车在全球多个地区仍有较大的市场拓展空间,特别是在本土汽车产业不发达、欢迎外资企业本地化的国家和地区。”华鑫证券方面表示。
基于此,上汽通用五菱正通过“核心技术输出+本地化生态共建”的双轮驱动模式,实现从单一产品出口向新能源全价值链输出的战略升级。
“产品和技术的双重驱动下,公司不断夯实在新能源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上汽通用五菱方面表示,未来,公司将继续深化全球布局,通过技术创新和本地化运营,为全球消费者提供更智能、更环保的移动出行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