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下称“2025上海车展”)人气火爆。4月25日,在2025上海车展的小米汽车展台,虽然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没有现身,小米新车型XIAOMI YU7也缺席,但依然排起了长队。与此同时,上百位从拉丁美洲远道而来的记者和“网红”专程探访了比亚迪展台。
热闹的同时,也引发了各方对于展会本身以及中国汽车行业的一些讨论。上海证券报记者近期采访了参与本届展会的中外观众、企业人士和行业专家,试图解开五大方面的疑问。
一问新能源汽车能否延续增长势头?
2025上海车展展出的新车总数约1300辆,仅上汽集团就有10个品牌上百辆新车参展。在参展新车中,新能源汽车的占比首次突破70%。作为中国乃至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风向标,上海车展上新能源汽车的身影逐届增多,成为一大亮点。
在2013上海车展上,参展的新能源汽车数量为91辆,占比仅7%,但新能源汽车发展已初露端倪。经过10年发展,在2023上海车展上,参展的新能源汽车数量占比已经超过60%,三分车展有其二,新能源汽车已成为上海车展的一张名片。
不过,乘联会数据显示,一段时间以来国内新能源车渗透率出现一定波动。2024年9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的渗透率达到历史最高点,为54.5%。但是此后连续4个月下跌,到2025年1月,渗透率跌至43.5%,随后出现小幅反弹,3月渗透率回升至51.1%。
新能源汽车能否延续增长势头?对此,专家表示,从网约车、单位和私人用车来看,网约车市场暂时接近饱和,单位用车需求逐步平缓,私人用车需求的增速也有所放缓。未来一段时间,新能源汽车还是要提升技术、设计和制造工艺,吸引消费者买车换车。
事实上,从本届展会来看,蔚来、比亚迪、赛力斯等车企已在新能源汽车高端化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如新车型的座舱科技水平显著提升,高压充电和快速换电等技术持续迭代。专家预测,随着产品力的增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有望稳中有升。
二问智能化浪潮是否短期遇阻?
本届展会,尽管小米汽车是首次参展,但雷军最终没有现身,业内期待的小米新车型XIAOMI YU7也缺席了。“他很想来,但是他的时间有其他安排,有冲突。”小米公关部总经理王化说。
虽然本届展会的聚光灯下智能驾驶(NOA、城市领航等)仍是技术主轴,但车企的营销用语却悄然转向“安全冗余”“场景优化”等更为务实的表述,华为等智能化领域科技巨头也淡化了“自动驾驶”标签,转而强调“辅助驾驶”的功能边界。
4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召开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工作推进会。会议提出,汽车生产企业要充分开展组合驾驶辅助测试验证,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不得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严格履行告知义务,切实担负起生产一致性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切实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安全水平。
“不安全的智能辅助驾驶,就是根基不稳的空中楼阁。”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说,吉利支持对行业智能网联汽车的监管,也坚定相信汽车智能化是大势所趋,公司在智能化领域的发展决心不会动摇。在他看来,对于智能化技术,应当积极研发、客观宣传、稳步推进。
三问一些车企为什么没参展?
2025上海车展邀请了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000家企业参展,展出总面积超过36万平方米,参展国别范围更广,规模再创新高。但是,有多家往届参展的车企悄然离席。
国际品牌方面,现代、起亚、捷尼赛思首次缺席上海车展,玛莎拉蒂、兰博基尼、劳斯莱斯等国际豪华车企也缺席本届展会。
专家分析称,部分国际车企未参加2025上海车展,与中国汽车市场格局正在发生的重大变化有关。数据显示,伴随中国品牌乘用车崛起,外资、合资汽车板块的市场份额呈现下降趋势,其中韩系车2024年市场占比仅为1.6%。北京现代销量已由2017年的114万辆下跌到2024年的15.4万辆。同时,国际豪华品牌销量也有不同程度下滑,不少消费者倾向于购买中国品牌高端智能新能源车。
此外,极越汽车、哪吒汽车、高合汽车等中国新能源车企也缺席本届展会,这些企业目前都处于经营困难和破产重整等状态。专家表示,随着竞争的升级,中国汽车行业的竞争也在加剧,适者生存,不能奋力跟上,就可能掉队。
四问海外市场还是不是一片蓝海?
本届展会,比亚迪展台的中外观众络绎不绝,包括上百名来自拉丁美洲的记者和“网红”,他们远道而来就是为了深入了解比亚迪汽车的魅力。
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代表企业,比亚迪近期在拉美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在巴西市场,比亚迪以328.22%的高增速位居“2024年增长最快品牌榜”榜首,2024年销量超过7.68万辆,品牌排名从第15位跃升至第10位。在哥伦比亚,比亚迪元UP成为年度最畅销电动车型。在智利,比亚迪位居2024年度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
专家表示,比亚迪在拉美市场获得爆发式增长,主要是因为将中国新能源产业链优势与本地市场深度耦合。
长城汽车总裁穆峰分析称,目前来看,除了美欧日韩等发达国家市场和中国市场,全球还有17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些市场的销量份额占全球汽车总销量的三分之一,汽车销量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可以说,中国汽车出海依然大有可为,还有不少蓝海市场值得开拓耕耘。
五问传统线下车展的发布形态是否过时?
4月25日,2025上海车展迎来观展客流高峰,预计全天客流超15万人次,截至当天13时,车展参展客流超10万人次。车展期间,参展企业等还将举办超过150场新闻发布会。
但是,放眼全球,传统线下车展的发布形态却不容乐观。作为全球五大车展之一,日内瓦车展是欧洲本土唯一一个每年都会举行的大型车展。曾经,众多欧美日韩汽车厂商争相参与日内瓦车展,彰显技术和产品实力。2024年5月,日内瓦车展官网发文称,市场条件艰难叠加汽车业诸多不确定性,大大削减了欧洲大型车展的吸引力,基于对下一届车展的组织规模预期悲观,主办方决定永久停办。
关于线下车展面临的挑战,上海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会长、上海市国际展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顾春霆表示,作为引领汽车产业的风向标,上海车展将继续放大首发首展的经济效应,以全球化的视野和共享合作的定力,带动上下游企业深化贸易合作和产业投资技术交流,为共同打造世界级的汽车产业集群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