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来2年,推出8款车型的同时,MG还将与手机联合,加速电智化迭代。
“在智能座舱的手车互联方面,MG已经和OPPO紧紧拥抱了。第一款合作落地的车型就是全新一代MG4,后面会不断迭代。”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俞经民在日前举行的MGQ1开门见山沟通会上表示,与OPPO的战略合作为MG开拓了全新的上升通道,手车互联的最高版本一定是诞生在新一代MG4车型,目前团队正全力攻坚。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今年年初由上汽集团乘用车分公司、创新研究开发总院、零束科技、上汽国际、海外出行这五家公司组合成上汽大乘用车板块正式运行后,已经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协同,这也为MG的转型提供了保障。
“一方面打通了从终端产品开发到后端市场营销的全链路,加速MG‘电智化’转型;另一方面同步推进国内、国际战略,为MG全球布局提供本地化出行方案。”俞经民表示。
在MG品牌事业部总经理周钘看来,MG是上汽集团最有年轻感的品牌。如果MG要在国内成为主流品牌,则需要用年轻化的手段来刷新。“MG现在处于恢复元气的阶段,希望未来MG能够以活力满满的年轻姿态与大家见面。”
一季度销量跑赢大盘
在2025年第一季度,MG的零售销量达到2.58万辆,同比增长13.1%。乘联会发布的最新月度市场分析数据则显示,MG增速跑赢市场大盘,一季度零售同比增长6.0%。
具体来看,在3月,MG的零售量超过1万辆,同比增长82.6%,但新能源车型销量仅占10%。不过,MG方面表示,随着品牌电智化的全面推进,新能源产品矩阵的持续完善,有望为销量攀升注入新势能。
同时,MG即将成为第一个海外累计销量突破300万辆的中国汽车品牌。2024年,MG顶住欧盟不合理关税的巨大压力逆势增长,以超过24.34万辆的终端交付成绩,断层式领跑中国汽车出海阵营。
在此背景下,日前MG推出“一口价”策略,通过限时直降、权益叠加等方式,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形成差异化突围。并且,在未来2年,MG还将推出8款车型,涵盖跑车、轿车、SUV产品线,实现产品的全量投放。
据了解,“一口价”使得MG的多款车型价格实现首次突破。MG7以10.99万元的价格首次进入10万级,MG ES5全国置换一口价9.99万元起,让515km长续航后驱纯电SUV首次进入10万元以内,新一代MG5全国一口价也降至6.59万元,A级轿跑进入6万级区间。
不过,在周钘看来,当前MG在国内市场的声音还比较小。“MG现在国内市场的声量相对来说比较单薄,第一步要考虑预期如何管理,之前以通过大乘用车组织架构的创新调整,支撑未来战术执行的确定性。”
“有了预期后,如何践行长期主义也是一个问题。”周钘表示,相信团队可以让MG后续的产品成为兼具销量和声量的爆款产品,但是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时间。“MG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来自外部,而是自己,能不能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推出深受消费者喜爱的产品,才是决定MG成败的关键。”
周钘进一步表示,品牌建设始终是重要的。“品牌意味着溢价空间,意味着消费者的喜欢,所以会不遗余力地做好品牌,建立品牌和完善产品营销体系后,就要考虑如何获得流量,如何通过优质产品实现流量转化,这也是MG需要考虑的问题,基于现在,展望未来,MG接下来的路还得要一步一步走。”
燃油车和新能源赛道双线并行
有别于国内的同行,目前MG已经开始基于自身优势打造属于自己的发展路径。
“MG要扎扎实实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对于同行走过的弯路或者必然经历的过程,要多沟通、多学习,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俞经民表示,MG最大的优势在于荣威+MG的双线战略,“荣威偏向于家庭,更成熟、体面、超值,是值得信赖的‘国民车’;MG则主打年轻、风尚、智趣。”
“一个品牌要成功一定是坚持长期主义。MG是上汽集团旗下唯一的全球品牌,也是首个由中国人执掌的汽车品牌,这是很大的优势。”俞经民进一步表示,MG在全球市场一定要有燃油车型,并且无论是传统燃油车赛道还是新能源赛道,未来都将坚持双线并行,并将智能化作为关键赋能方向。
在此背景下,MG的电智化技术也在加速迭代。“MG已实现从产品架构、核心三电、生态智能等方面的电智化技术全维迭代。”MG方面表示,目前正在实践“技术自主定义+全球市场响应”的中国品牌范本,“这既是对市场格局的重构,更是中国汽车工业自信的体现。”
据了解,借助上汽集团推出的业内首个纯电专属系统化平台,能够覆盖从紧凑型车到豪华车,从轿车到SUV、MPV、跑车等多种车型,支持多种动力配置和先进技术。
同时,零束全栈自研座舱3.0,带给用户人-车-环境全场景无隔裂的融合智能体验;上汽与OPPO首款合作车型将落地于MG品牌,实现OPPO手车互联;搭载地平线J6高算力芯片,结合Momenta端到端大模型,让用户体验到“更类人”的高级智驾水平。
“MG是世界上最早的‘用户型’品牌,在公司心目当中用户永远是C位。”俞经民表示,整个上汽大乘用车的变革是不要把用户“挂”在墙上,不要cosplay(假扮)用户,而是要和用户真正拥抱在一起、为用户办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