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李子健记者周亮)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意见》具体列举了四项“人工智能+新能源”典型应用场景,包括气象预报与新能源功率精准预测、偏远地区场站智能运维、新能源规划设计、智慧工地建设。
“《意见》的发布为能源行业的智能化转型指明了方向,对公司来说,意义重大。”9月10日,广州发展相关负责人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政策引导和头部企业的示范将加速AI技术在能源全产业链的创新应用和扩散,催生新的商业模式和服务业态。
广州发展从事绿色低碳综合智慧能源、节能、环保、能源金融等业务投资开发和经营,是广东省重要的综合能源企业之一。近年来,公司稳步推进AI运用,智慧电厂、智慧港口、智慧燃气、智慧工地平台等数字化项目加快建设,推动产业向高阶智能化迭代升级、转型发展。
广州发展通过对存量电厂进行智能化改造、对新建电厂推动技术创新,打造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故障诊断和能效分析的可视化管理平台。据介绍,传统电厂集成智能传感与执行、智能控制与优化、智能管理与决策等技术,形成一种智能发电运行控制管理模式,可实现更加安全高效、清洁低碳、柔性灵活的生产目标。
广州发展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已开展智慧电厂、新能源数字化管控、综合智慧能源管理等业务。智慧电厂通过分散场站的集中管控和高效运维,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场站气象环境预测,协同储能等技术运用,可以实现高精度功率预测,提升风、光供电电能质量和稳定性,打造电网稳定运行的绿电供应生态体系。依托信息化与数字化技术,公司开展基于虚拟电厂的园区工商业用能、分布式光伏发电、储能电站运行、电力交易的综合能源优化研究,实现数字化在核心业务场景的赋能应用。
“人工智能+新能源”的应用,不仅在于提升效率,还在于解决实际痛点。“以智慧工地为例,公司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慧工程安全管控体系,相关项目主要解决了目前能源行业存在的‘三外’安全管理痛点,包括相关主体多、过程监管缺失、管理标准不统一、信息化手段不足等问题。”广州发展相关负责人表示。
对于“AI+”未来的发展趋势,广州发展相关负责人表示,AI大模型将深度融入核心业务,预测性维护与无人化运维会成为标配,AI驱动的预测性维护将从试点走向全面应用,无人机、机器人自动巡检将成为常态,最终向“无人值守”模式迈进。公司将积极参与能源AI技术标准、应用规范的制定,为构建能源人工智能产业生态联盟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