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启动转型新发展战略的2024年,大名城(600094)实现算力和低空两个新质生产力业务板块的新增布局,地产主业在优化和精简过程中虽然出现亏损,但是保持较高安全边界。
在2025年一季度,大名城营业收入几乎翻倍增长。公司今年计划围绕地产业务的精细化运营与转型业务的战略性突破,制定务实行动路径,确保企业稳健发展与创新升级的有机统一。
夯实资产
4月25日披露的财报显示,大名城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1.71亿元,年度归属母公司净亏损23.36亿元,符合此前披露的业绩预告。当期公司实现销售额20.25亿元。
据悉,大名城的亏损主要系因存货跌价及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同时递延所得税资产转回所导致。
在地产行业深度调整的当下,大名城在审慎中求生存,已连续三年暂停新增房地产投资,但目前主要开发项目的区域市场回暖仍有待传导。
在此背景下,为快速回笼现金,大名城采取以价格换市场的措施,影响公司的存货及投资性房地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账面价值。同时,基于对未来市场预期谨慎,公司对前期确认的各项递延所得税资产进行转回。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地产业务经营出现亏损,但是坚决的压缩负债去杠杆动作,保持大名城足够的财务弹性。
截至2024年末,公司资产负债率43.52%,扣除预收账款资产负债率37.23%,净负债率15.08%,现金短债比1.72。各项指标均处于较高的安全水平。
作为对比,目前多数房企资产负债率仍在上升,截至去年三季度末,A股房地产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达75%,多项指标显示,大名城偿债能力高于地产行业平均。
大名城方面表示,公司以现金流管理为生命线,将净负债率压降至行业较优水平;全力销售去库存的同时,全力推进资产盘活,本报告期投资性房地产出租率提升了3个百分点。虽销售费用增加,但争取宝贵的流动性空间,这一系列审慎中求生存的举措和策略看见成效。
寻求第二增长曲线
地产业务确保高安全性的基础上,大名城切换发展路径,向新质生产力方向加速推进。公司表示,虽然转型业务尚未形成规模收入,但这些业务领域符合国家政策导向,未来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增长极。
在算力板块,大名城与福建大数据产业投资公司共建的智算中心已投入运营,首期配置的NvidiaH800服务器可提供2000P算力,年内实现合同收入约4000万元,初步验证了商业化可行性。
福州具备全国唯一的海峡两岸出入口局及直达海外的海底光缆系统。这些基础设施帮助“港数闽算”成为了福建数字经济布局中的重要一环。
东吴证券分析师王紫敬介绍,福建省算力成本优势明显。一方面,福州具有丰富的风电、水电、核电资源,电价便宜且稳定;另一方面,福建省通信优势明显,公司算力海底光缆国际通达。王紫敬认为,公司预留IDC充足,可以满足行业旺盛需求。
在低空经济板块,大名城与福州新区航空城发展公司等合作,计划投资建设“低空城际智慧枢纽机场”,目前处于前期筹备阶段,另外还认购Auto Flight X Inc.发行的股份,该公司持有上海峰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100%的股份。王紫敬分析称,大名城后续有望在福建多地建设低空枢纽机场,建设选址具有排他性,掌握低空运营核心竞争力。
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海地形地貌特点,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应用场景,同时,新能源动力电池等特色产业也有望帮助福建发展低空经济。去年年底发布的《福建省低空经济发展思路》提出,福建将加快空域资源改革,合理划设和调整适飞空域,在确保安全可控的前提下释放空域资源。
推动转型业务系统化深耕
2025年一季度,大名城实现营收增长以及同步扭亏为盈。当期公司实现营收6.74亿元,同比增长94.91%,净利润387.21万元。报告期内,大名城新增竣工交付项目,同时还成功参与地方政府运用专项债券开展土地收储工作,获得土地的补偿价款合计1.76亿元。
展望2025年,大名城方面表示,通过稳住地产基本盘,探索新业务的双向奔赴,公司正在构建地产主业与转型业务双向赋能的发展生态,推动企业在行业变局中实现韧性增长与价值跃升。
其中,地产业务方面,公司将以“稳根基、促转型、强协同”为经营主线,围绕地产业务的精细化运营与转型业务的战略性突破,制定务实行动路径,确保企业稳健发展与创新升级的有机统一。
新质生产力业务领域,大名城将以算力试水为基,构建渐进扩张模式。公司已通过首期2000P智能算力的投资与商业化运营,成功切入算力服务赛道,并以此为战略支点,逐步验证新业务逻辑、沉淀行业认知。未来将围绕“夯实试水成果、激活资源协同、稳控扩张节奏”三大方向,推动转型业务从“点状突破”向“系统化深耕”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