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通客车刚刚交出了一份令人眼前一亮的季度成绩单: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净利润13.57亿元,同比增长高达78.98%。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达到32.92亿元,同比增幅为35.38%,营收则突破263.66亿元,同比增长9.52%。这一数据不仅超出市场普遍预期,也进一步印证了其在国内外客车市场,尤其是新能源和出口领域的强势扩张。
从财报细节来看,第三季度的高增长并非偶然。中金公司在研报中指出,宇通当季总销量约1.2万辆,其中出口同比大增77%,新能源出口增速更是领先整体水平。与此同时,国内公交市场表现同样抢眼,销量同比增长45%。出口结构的优化直接带动了盈利能力提升——单车收入达83.7万元,毛利率升至23.4%,创近年新高。而销售、管理、研发三项费用率持续下降,反映出公司在成本控制方面的成熟能力。最终,单车净利润达到11.1万元,归母净利率13.3%,双双刷新历史纪录。
增长背后的逻辑我这样看
说实话,看到这份财报时我并不完全意外。我一直认为,宇通客车是一家被市场低估的“隐形冠军”。它的增长不是靠概念炒作,而是实打实地在全球跑出来的。尤其是在欧美等高端市场,宇通的新能源客车已经连续多年拿下批量订单,这背后是产品力、服务体系和品牌信任的长期积累。
我认为这次利润的爆发式增长,核心驱动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海外新能源转型加速,特别是在欧盟地区,公交电动化进入快车道,而宇通早已布局多年,现在正是收获期;二是国内公交更新需求逐步释放,若后续以旧换新政策落地,国内市场仍有向上空间。
更让我看好宇通的一点是它的控费能力和经营质量。在行业整体承压的背景下,它还能把三项费率稳中有降,同时提升毛利率和净利率,说明管理层的执行力非常强。中金公司因此上调了2025和2026年的盈利预测至48亿和55亿元,并给出38元的目标价,我认为这个判断是有支撑的。
当然,风险也不能忽视。比如海外交付节奏可能受地缘因素影响,或者国内补贴政策延续性存在不确定性。但从当前股价对应的14.5倍2025年市盈率来看,估值依然处于合理偏低区间,尤其考虑到其出口增长的可持续性和新能源渗透率的提升空间。
总的来说,宇通客车正在从一家传统商用车企业,蜕变为具备全球竞争力的高端制造代表。它的故事不在热搜上,但在一条条跨国公交线路上,在一个个欧洲城市的街头悄然展开。这样的公司,值得被更多人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