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07 15:33:08 东方财富Android版 发布于 上海

秋色三分,一分在桂花香,一分在蟹膏鲜,一分在黄酒醇。当黄酒遇见大闸蟹,秋天终于有了它该有的味道。$古越龙山(SH600059)$ $会稽山(SH601579)$ $金枫酒业(SH600616)$ 



发表于 2025-10-05 09:12:46 发布于 上海

当中国黄酒遇见大闸蟹


一场秋天里最醇美的邂逅


国庆假期,风清露冷秋期半。凉蟾光满,桂子飘香远。

中秋,是江南凉爽的开始,更是最具诗意的季节:天高云淡,桂香浮动,菊黄蟹肥。

秋天,是味蕾的节日,是人与自然共鸣的时节。此时的江南,酒香氤氲,蟹黄流金;而当中国黄酒遇见大闸蟹,便是一场穿越千年的美味相逢。



一、蟹肥秋至:味觉的诗意


“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香。”自古以来,大闸蟹就是秋天的代表味道。

螃蟹壳坚肉嫩,膏黄流香,一口蟹肉入口,鲜香四溢,肥而不腻,堪称天地灵物。

清代美食家李渔,曾以妙笔写下:“蟹之鲜而肥,甘而腻,白似玉而黄似金,已造色香味三者之至极,更无一物可以上之。”这位风流才子,将食蟹的雅兴提升到艺术的高度。


林语堂在《吾国吾民》中提到李渔吃蟹的场景:“秋月远未升起之前,像李笠翁这样的风雅之士,就会节省支出,择一名胜之地,邀三五知己,于中秋明月下,菊花丛中持蟹对饮。”那一刻,桂香盈袖,酒香浮动,月色如水,人生的美好尽在一杯一蟹之间。



二、蟹与酒:天作之合的中式浪漫


那么,这“持蟹对饮”饮的是什么酒?答案,当然是中国黄酒。

按中医理论,大闸蟹、虾类、海鲜皆属寒性,味虽鲜美,却不可多食,需以性温之物中和。绍兴黄酒性温,恰能调和寒凉,使蟹味更显鲜美而不腻。


黄酒中富含氨基酸、肽、核苷酸等增鲜成分,能去腥提香;其醇厚香甜,与蟹的鲜腴相融,可谓“鲜中藏甜,甜中透鲜”,成就舌尖上的天作之合。从健康角度而言,黄酒中的功能性低聚糖还能促进肠道益菌繁殖,助消化、健脾胃,使“蟹之寒”与“酒之温”互为平衡。

“蟹,鲜也;酒,醇也。”一蟹一壶酒,便是一场秋天的盛宴。黄酒,是蟹的灵魂伴侣;而蟹,则让酒有了季节的温度。



三、浅斟慢饮:人间至味是秋意


黄酒不同于烈性的白酒,也非冰冷的葡萄酒。它是一种“浅湛慢饮”的存在——温一壶佳酿,琥珀光影在杯中流转,温润的气息在唇齿间绽放。微微醺意,如秋风拂面,不夺理性,却添几分诗意。


若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于桂花树下温一壶上好的绍兴黄酒,邀三五好友,以蟹佐酒、谈笑风生,微醺之中感受岁月的醇厚,这便是中国式的浪漫与人生的快意。那一刻,时间慢了,月色柔了,人与酒、人与友、人与自然皆融为一体。



四、黄酒:千年文化的温度


黄酒,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一种温情的象征。自古以来,黄酒伴随着中国人的人生喜乐与节气轮回。黄酒见证了文人的风雅、百姓的团圆,也蕴藏着深厚的东方哲学。


《黄帝内经·素问》有云:“以黍作醪,得天地之和。”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更赞曰:“黄酒行药势,杀百邪毒气,通血脉、厚肠胃、养脾气。”这不仅是医理,更是一种对生活的理解——温和、调和、顺势而生。


黄酒,是中国文化的温度。黄酒的香气中,有稻谷的清甜、曲香的沉稳,也有岁月的醇厚。那一口琥珀色的甘露,既能慰藉身心,又能抚平尘世的浮躁。



五:在醇香中致敬传统


黄酒与大闸蟹的相遇,不仅是味蕾的交融,更是文化的传承。

当蟹黄的金与酒液的琥珀在秋光中相映,那是一幅极富中国气韵的画卷。饮一杯黄酒,品一段历史;持一蟹入喉,尝一口秋意。这正是中华饮食文化的精髓所在——讲究平衡、讲究温度,更讲究生活的情调。


作为黄酒的热情爱好者与文化传播者,我始终坚信:

黄酒,不仅是中国的味道,更是中国的气度。

让更多人了解并品尝正宗的黄酒,让这份千年之香延续在今朝,让“温润如玉”的黄酒文化,在时代的浪潮中继续闪耀,温暖世人。







$古越龙山(SH600059)$ 

$会稽山(SH601579)$ 

$金枫酒业(SH600616)$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