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4-17 21:58:40 股吧网页版
鲸观察|黄酒走出包邮区:提价、全国化、多场景,欲撕碎“地域酒”标签
来源:蓝鲸财经

  蓝鲸新闻4月17日讯(记者朱欣悦)在中国酒文化中,黄酒曾是文人雅集、宫廷宴饮的绝对主角。据《梦粱录》记载,临安(杭州)酒税占全国三分之一,折射出黄酒作为“液体黄金”的经济统治力:每十坛漕运货船中,三坛载着琥珀色的黄酒沿大运河北上,滋养着中原王朝的财政血脉。

  近代以来黄酒逐渐式微,这个曾占据酒类消费90%份额的古老品类,蜷缩在江浙沪市场,成为货架边缘的“地域符号”。

  然而转机悄然而至,黄酒正在沉默复兴,重构消费地图,走出“包邮区”市场。

  70%毛利率

  “这是我做黄酒以来,感觉(行业)最好的一年”, 丹溪酒业董事长赖劲宇向蓝鲸新闻感慨道,“行业从没有像现在这样繁荣。”

  曾以“20元档”为主力的黄酒市场正经历结构性变革。有业内人士向蓝鲸新闻透露,七八年前,黄酒的客单价在10-20块间,主流企业毛利率在30%-40%左右。

  当下,黄酒正在实现不断的价格突破,客单价从30元向100元升级,高端产品单价飙至2000元档,市场规模有望从210亿增至千亿。

  以丹溪酒业为例,其凭借健康化定位实现营收年增60%,客单价超传统产品15倍,高达70%毛利率,印证着高端黄酒市场的购买力。

  龙头酒企的动作更具信号意义。近日,会稽山(601579.SH)、古越龙山(600059.SH)相继宣布对旗下部分重点产品提价,此次提价的产品多位于20元左右价格带,上调价格最高12%,调价原因与原料成本上涨、包装升级以及提升盈利等有关。

  根据黄酒三家上市公司古越龙山、会稽山、金枫酒业(600616.SH)的财报也可以看出,从2024年,黄酒每千升的单价有了明显的提升。

  这场价值跃升的背后,是政策赋能与消费觉醒的共振。

  “这主要是源于政策驱动与”大健康“消费趋势,促使黄酒的价值回归。”古越龙山董事谢鹏对蓝鲸新闻表示,一方面,工信部将黄酒列为“历史经典产业”,推动政策扶持与文化复兴。中央与地方政府(如绍兴)将黄酒作为重点产业培育,提供专项资金与品牌推广支持。健康饮酒的兴起,黄酒以其低度化和健康化,被更多消费人群所接受。

  “我们正用明清贡品的历史厚度,重塑现代消费的价值认知。”谢鹏直言。

  撕碎“地域酒”标签

  事实上,黄酒正在重写中国酒业版图。

  一位会稽山销售人员向记者透露,在大众固有的观念中,黄酒的销售范围通常局限于江浙沪地区,但事实并非如此。去年中秋期间,北京市场的会稽山销量在全国位居榜首,春节期间,其销售量在全国排名第三,这清晰表明黄酒早已突破地域限制,实现了市场破圈。

  财报勾勒出黄酒全国化的鲜明轨迹,古越龙山非江浙沪市场的销售收入(国内)从2021年的5.23亿元跌升至2024年的7.76亿元,增幅达48.4%,相当于再造半个浙江市场;同期,会稽山其他地区的销售收入从1.11亿元增至1.67亿元,增速50.5%;金枫酒业也从2648.28增至2821.04万元。

  古越龙山在业绩说明会上也表示,公司2024年持续推进全国化战略,北拓西进全面“补空白、扫盲点、拓网点”,填补北方22个地级市空白市场,与国航、北大荒建三江等行业头部企业紧密合作,共同推动产业发展和升级。

  赖劲宇进一步解码市场密码,除了江浙沪传统市场,山东、河北、北京成新兴增长区域,此外,日本市场也在被逐步打开。

  此外,除了以往的自饮场景,黄酒也在抢占政商务宴请与礼品市场。并且推出了不少新品以及周边衍生品如无糖黄酒产品、气泡黄酒、咖啡黄酒等,提升品牌渗透率。

  白酒行业分析师蔡学飞在接受蓝鲸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黄酒企业的地理分布高度集中于江浙地区,淮河以北地区几乎难觅黄酒踪迹,这凸显了黄酒产业的地域局限性。同时,黄酒的消费习惯深受当地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面对这些挑战,黄酒行业并未止步不前,而是积极寻求新的发展策略。通过实施高端化战略,黄酒企业致力于提升产品品质和品牌价值,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此外,地方政府的支持也为黄酒产业的稳健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展望未来,随着这些积极因素的持续作用,黄酒产业有望实现更加稳健和可持续的增长。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