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发布2025年三季度财报,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930亿元,同比增长1.0%,归母净利润88亿元,同比增长5.2%。在传统通信业务增长趋缓的背景下,这份成绩单透露出运营商转型的深层逻辑变化。
从业务结构看,联网通信板块保持稳定扩张,移动用户净增1248万户至3.56亿户,固网宽带用户净增679万户至1.29亿户,宽移用户净增规模创近年同期新高。更值得关注的是物联网连接数突破7亿个,显示公司正从传统通信服务向万物互联生态延伸。融合套餐用户ARPU保持百元以上,表明在用户规模扩张的同时,价值经营策略初见成效。
算网数智业务已成为增长新引擎。前三季度联通云收入达529亿元,数据中心收入214亿元,同比提升8.9%。智算总规模超过35EFLOPS,5G虚拟专网累计服务客户超过2万个。这些数据印证了运营商在算力基础设施领域的天然优势——遍布全国的机房资源、稳定的电力供应和网络连接,使其在AI时代具备独特竞争力。
网络建设方面,公司持续推进移动网络从5G到5G-A、宽带网络从千兆到万兆的升级,同时深化共建共享模式。这种审慎的投资策略在行业资本开支整体下降的背景下显得尤为明智。根据行业数据,2025年上半年三大运营商资本开支合计同比下降16.5%,而联通通过共享机制实现了网络能力与投资效率的平衡。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5.9%,重点布局6G、低空智联网、卫星互联网等前沿领域。获得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意味着公司在空天地一体化网络建设上取得关键资质。这种前瞻性布局在低空经济逐步开放的背景下具有战略意义。
观察机构持仓动态,多家公募基金将联通列入前十大重仓股,险资也持续增持。融资余额维持在38-39亿元区间,显示市场对其转型前景保持信心。天风证券维持增持评级,但将2025-2027年净利润预测微调至96.20/102.34/108.52亿元,反映出对新业务发展不确定性的审慎评估。
运营商的价值重估正在发生。当传统语音业务萎缩,云计算、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业务开始贡献实质性收入时,市场对其估值逻辑也从单一的市盈率转向包含云业务倍数、网络资产价值在内的综合评估体系。联通在保持基础业务稳定的同时,算网数智业务占比持续提升,这种结构性变化或许比单纯的营收增速更值得关注。
本文内容由多家媒体消息汇总整理而成,感谢您的点赞与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