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交出了一份亮眼的三季报: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930亿元,同比增长1.0%;归母净利润88亿元,同比增长5.2%,营收与利润双增长的背后,是其在融合创新与新质生产力培育上的持续突破。市场对此反应积极,融资余额连续攀升,机构维持“增持”评级,这家老牌运营商正悄然蜕变为数字科技的新锐力量。
传统业务稳中有进,用户规模再创新高
我观察到,联通的基础通信业务并未停滞,反而在融合战略下焕发新生。移动用户已达3.56亿户,净增1248万户;固网宽带用户达1.29亿户,净增679万户,宽移融合用户增长创近年同期新高。更值得注意的是,物联网连接数已突破7亿个,显示出其在B端和产业侧的深度渗透能力。通过推广融合套餐,用户ARPU值稳定在百元以上,说明其不仅在“扩量”,更在“提质”。
算网数智成新增长极,科创布局打开想象空间
真正推动盈利增速超过营收的关键,在于新兴业务的爆发式成长。联通云收入达529亿元,数据中心收入214亿元、同比增长8.9%,反映出其“算网融合”战略已进入收获期。5G虚拟专网服务客户超2万个,正在深度赋能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等千行百业。与此同时,公司在6G、低空智联网、卫星互联网、量子通信等前沿领域加速布局,已获得卫星移动通信业务许可,并将量子加密干线应用于实际场景,技术护城河逐步形成。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5.9%,也印证了其向科技企业转型的决心。从共建共享提升网络效率,到智算总规模突破35EFLOPS,联通正在构建一张“高速、智能、绿色”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网络。
市场信心回暖,长期价值显现
资本市场已开始重新评估联通的价值。截至10月31日,融资余额达39.21亿元,处于历史高位,显示投资者情绪偏向乐观。尽管公司近期有高管被查等负面消息,但整体经营基本面稳健,天风证券等机构仍看好其长期发展,维持“增持”评级。此外,联通创投出资15亿元参与央企战新基金,也表明其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上的积极姿态。
总的来看,中国联通正从传统的管道运营商,转向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的数字服务商。虽然行业竞争依然激烈,成本压力犹存,但其在融合业务、算力布局和前沿技术上的投入,已初见成效。未来能否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还需持续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