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算力业务突破,电信产业链迎来新机遇
最近,中国联通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929.85亿元,同比增长1.0%,净利润87.72亿元,同比增长5.2%。虽然整体营收增速平稳,但细看业务结构,一个明显的趋势正在形成——算力业务正逐步成为新的增长引擎。
算力业务成为新增长点
从具体数据来看,联通的算力业务表现相当抢眼。其中,联通云收入达到529亿元,数据中心收入214亿元,同比增长8.9%,智算规模更是超过35 EFLOPS。这些数字背后,反映的是运营商业务模式的转型——从传统的通信管道服务,逐步转向算力基础设施和数字化转型服务。目前,算力业务收入占比已提升至25.4%,成为联通业绩增长的重要支撑。
与此同时,5G应用的深化也为联通带来了新的市场机会。截至目前,联通的5G虚拟专网已累计服务客户超过2万个,物联网终端连接数达到7亿个。这些数据不仅展示了联通在5G和物联网领域的布局成果,也为产业链上下游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产业链上下游受益明显
联通的算力业务突破,对产业链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上游供应链中,数据中心设备商无疑是直接受益者。随着数据中心向智能化、高效化方向升级,服务器、光模块等设备需求持续增长。此外,算力芯片的需求也随着智算规模的扩大而提升,特别是国产AI芯片的市场空间进一步打开。
在通信工程服务领域,5G专网和算力网络的建设为相关企业带来了大量订单。联通超过2万个5G专网客户的需求,正在推动这一细分市场的快速发展。
下游应用场景同样充满机会。工业互联网领域,联通推动的5G与人工智能融合,正在为工业设备商创造新的业务增长点。智慧城市方面,随着AI技术成熟度的提升,数字孪生等项目的需求持续增长,这为相关服务商提供了更多商业机会。
竞争格局与互补品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联通云的快速成长对公有云市场格局产生了一定影响。虽然整体云计算市场仍处于扩张期,但联通云529亿元的收入规模,已经使其成为不可忽视的竞争者。
在互补品市场,物联网模组厂商受益明显。联通物联网连接数达到7亿,构建了全球最大的LPWA网络之一,这为物联网模组厂商带来了稳定的市场需求。此外,AI服务器厂商也间接受益于算力需求的增长。
风险与挑战
尽管前景乐观,但潜在风险也不容忽视。首先,算力业务的利润率波动需要关注,特别是数据中心收入增速虽然达到8.9%,但具体利润率数据尚未披露。其次,5G专网客户的拓展速度仍需观察,当前2万个客户的行业渗透率还有待验证。
未来观察重点
对于投资者而言,有几个关键指标值得关注:一是中国联通2025年报中算力业务的毛利率表现;二是相关行业标准的落地进度;三是物联网终端连接数的环比增速,当前7亿的连接数季度环比增长5%,这一趋势能否持续将影响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态势。
总体来看,中国联通在算力业务上的突破,不仅推动了自身转型,也为整个电信产业链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从上游设备到下游应用,一个以算力为核心的新生态正在形成。当然,如何把握这波机遇,还需要产业链各环节参与者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