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日前举办的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获悉,截至今年一季度,我国“东数西算”八大枢纽节点算力总规模达到每秒215.5百亿亿次浮点运算,其中智能算力规模占枢纽节点算力总规模的80.8%。算力作为支撑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生产力,呈现出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与会人士表示,人工智能的加速普及对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提出更高要求。记者注意到,相关部门将系统推进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提升先进算力自主供给能力。业内企业也将加大科技攻关力度,适度超前开展智算建设,合力优化算力资源布局。
当前我国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布局,智算规模增长迅速。峰会上发布的《全国数据资源调查报告(2024年)》显示,2024年全国算力总规模达280EFLOPS(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智能算力在算力总规模中占比提升至32%。
特别是今年以来,以DeepSeek为代表的开源模型引发了业界对算力需求发展变化的新一轮思考。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认为,智算担纲,通算、智算、超算以及今后的量子计算等异构算力融合应用成为一个显著的特征。此外,人工智能基座模型的性能、模型的收敛速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算力的规模,与需求适配的大规模集群仍然是人工智能发展的战略重点。低空经济、智能驾驶等产业发展也带来了推理算力需求的激增。
“AI应用的加速普及对数字信息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水平提出更高要求,需要通过全国一体化的算力互联网实现对算力资源的高效适配与灵活调度,并通过云平台提供分布式、可便捷获取的智算服务。”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说。
记者注意到,面对新的发展趋势,峰会期间不少企业透露下一步布局计划,其中适度超前开展智算建设、推动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等成为重点。
柯瑞文表示,目前中国电信已建成上海、北京两大万卡智算集群,在大湾区上线全球首个商用智算昇腾超节点,实现智能算力供给质与量的双重跨越。下一步,将适度超前开展智算建设,进一步强化云智一体能力,建设“中心集群+边缘DC”一体化的AIDC,实现通算、智算、超算及量子计算融合发展。持续推动智算平台升级,构建“算力+数据+模型+应用”的一体化服务,加快人工智能规模应用。
中国联通董事长陈忠岳说,中国联通正加强算力和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IDC向AIDC、通算向智算升级,目前已打造10个枢纽智算中心,部署300多个边缘智算节点,打造算力智联网AINet,实现国家算力枢纽和省级骨干节点的全光高速互联。
“有研究数据显示,国内运营商2025年算力投资将保持20%以上的增长,头部互联网企业未来三年AI投资将超5000亿,这为ICT基础设施建设带来广阔空间。”中兴通讯执行副总裁、首席运营官谢峻石说。
与此同时,相关部门也将进一步展开部署,持续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体系化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布局。
国家数据局表示,系统推进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创新算力、电力协同机制,推动算力设施一体化、集约化、绿色化发展,确保60%以上新增算力在国家枢纽节点集聚。工业和信息化部明确,将提升先进算力自主供给能力,推动云网边端算力设施泛在互联。做好下一代互联网关键技术研究,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好数字支撑。
夯实算力基座的同时,推动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创新也成为企业布局重点。华鲲振宇中国区副总裁张诚介绍,峰会期间团队带来了天智DeepSeek一体机、全栈自主化AI解决方案以及大量应用案例。“我们坚持创新研发高投入,先后在北京、成都、深圳三地设立了研发基地、关键检测实验室,与人工智能企业合作推进软硬协同调优、大模型适配,使得国产算力更好地支撑AI产业的发展。”他说。
谢峻石表示,DeepSeek等开源模型兴起,推动各行各业加速AI部署。企业正抓住产业链机遇,加速AI和ICT的融合,在AI底层硬件设备、智算平台以及大模型应用,AI创新终端等方面加大投入与布局,助力AI基础设施加速部署升级。
“算力的可持续发展要坚持做好自主创新。”刘烈宏说,下一步国家数据局将推动算网融合、数算融合等各类数字技术创新发展,支持国资央企、行业龙头企业发挥带头作用,促进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培养一批独角兽、瞪羚企业,在数算领域科技发展新赛道跑出加速度。积极培育算网协同发展生态,鼓励芯片、操作系统、云计算等厂商联合共建社区,形成共创共治共享、各有侧重、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