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中国联通发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显示该季度中国联通实现营业收入 1033.5 亿元,同比提升 3.9%;利润总额 75.7 亿元,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 59.3 亿元,同比提升5.6%。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联通在一季度报告中,首次将定期披露的5G套餐用户数更新5G网络用户数,中国联通表示,为更好反映本公司5G发展情况,5G 网络用户为当期使用过5G网络的移动用户。财报显示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联通联接用户累计到达数为118179.5万户,净增4476.1万户,其中,5G网络用户累计到达数为20382.5万户。

财报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联通营业收入为1033.54亿元,较上年同期的994.96亿元增长了3.9%。这一增长表明公司在市场拓展和业务运营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06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4.47亿元增长了6.5%。利润的增长得益于营业收入的增加以及公司在成本控制和运营效率提升方面的努力。尽管营业总成本从上年同期的902.97亿元增加到930.97亿元,但公司通过其他收益、投资收益等项目的合理运作,实现了净利润的增长。
中国联通聚焦联网通信和算网数智两大主业,联网通信业务中,用户规模稳步增长,移动用户达3.49亿户,净增478万户;固网宽带用户1.24亿户,净增192万户。算网数智业务方面,联通云收入197.2亿元,数据中心收入72.2亿元,同比提升8.8%。累计落地3万个“5G+工业互联网”项目和 7500 多个 5G 工厂。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以来,中国联通将网络向新、技术向新和服务向新构成的“三个向新”作为公司重要战略。如中国联通一季度研发费用为14.71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3.79亿元增长6.6%。研发投入的增加体现了公司对技术创新的重视,有助于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长期发展潜力。除了研发投入外,“三个向新”方面,5G 中频基站超过 144 万站,4G 中频共享基站超过 200 万站;加快推进 IDC 向 AIDC、通算向智算升级,智算规模超过 21E FLOPS,更好满足人工智能训练和推理需求。
服务向新方面,全面拥抱人工智能,推出一系列 AI 新产品新服务,拓展广阔市场空间。提升产品供给能力,个人数智生活、联通智家业务发展提速,付费用户总数近 2.3 亿户。推动数据与智能深度融合,灵活满足人工智能一站式服务需求,数据服务实现收入 18.4 亿元,同比提升11.3%,智能服务实现收入 21.0 亿元,同比提升 14.0%。
近日三大电信运营商在2024年财报中都表示,展望2025年,将加大算力、人工智能等方面资本开支,加快布局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南都湾财记者从广东联通方面获悉,近年来,广东联通将网络创新与广东城市特色相结合,与华为等合作伙伴携手推出“快叻之城”网络创新品牌,目前已相继点亮了“海洋之城”阳江、“千兆之城”广州、“智造之城”佛山、“先锋之城”深圳等城市,并开展一批5G创新项目落地。如最新打造的韶关·智算之城,因为韶关是“东数西算”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粤港澳大湾区枢纽节点所在地,因此打造中国联通粤港澳大湾区(韶关)算力枢纽数据中心,成为广东省内承接“东数西算”的重要节点。
该负责人介绍,在算网方面,在韶关建设了广东规模最大的智算数据中心,依托400G超大带宽全光算网底座以及智能调度平台能力,建成“粤港澳大湾区算力专网”,形成“市内1ms、湾区3ms、全省5ms”算力时延圈,实现算力资源动态实时调度,让算力像水电一样即取即用。基于网络技术创新,广东联通在韶关落地快叻智算、快叻智造、快叻矿山、快叻低空、快叻数政、快叻医疗、快叻应急和快叻数村,八大5G-A快叻应用场景。
国金证券研报指出,中国联通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33.5亿元,同比提升 3.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26.1亿元,同比提升6.5%。2025年公司聚焦联网通信和算网数智两大主业。其中联网通信为公司基本盘,实现稳步提升。同时公司加快新一代移动通信研发应用,开展6G标准制定、技术研发、测试验证,为6G产业发展及未来业绩的持续增长做好准备。此外,公司把握AI发展机遇,加大智算投入力度,加快推进IDC向AIDC、通算向智算升级,截至一季度智算规模超过21E FLOPS。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