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利发展刚刚交出了一份颇具冲击力的三季报。2025年前三季度,这家房地产巨头实现营业收入1737.22亿元,同比下降4.95%;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仅为19.29亿元,同比大幅下滑75.31%。更值得关注的是第三季度单季表现,营收568.65亿元虽然同比增长30.65%,却出现了7.82亿元的净亏损,同比下降幅度高达299.19%。
这份财报清晰地反映出当前房地产行业的经营困境。公司将其归因于行业和市场波动导致的结转项目盈利能力下降。从数据看,前三季度销售回笼1941亿元,回笼率96%,期末货币资金余额1226.46亿元,现金流状况尚可。但资产负债率为73.27%,较上年末下降1.08个百分点,去杠杆仍在进行中。
观察市场表现,保利发展当前股价7.72元,市净率仅0.48倍,已处于破净状态。动态市盈率35.94倍,在净利润大幅下滑的背景下显得偏高。股东户数增至24.77万户,较上期增加13.96%,显示散户投资者参与度提升。
与业绩承压形成对照的是,保利发展在土地市场的活跃表现。近期上海第八批次土拍中,保利发展积极参与徐汇滨江地块竞拍,该地块最终由中海地产以44.65亿元竞得,楼板价每平方米近15万元刷新板块纪录。在杭州、北京、上海等核心城市,保利发展今年拿地金额已超400亿元,聚焦热点城市的策略明确。
从行业环境看,政策端持续释放暖意。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申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提到适时降准降息。行业层面,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出现七连降,新开工、竣工面积跌幅同步收窄,核心城市二手房市场成交量率先恢复。这些迹象表明市场正在逐步寻底。
保利发展作为央企开发商的代表,在行业深度调整期展现出较强的韧性。尽管短期业绩承压,但公司在核心城市的战略布局和充足的资金储备,为其在行业复苏进程中占据有利位置提供了基础。当前房地产行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的转型,保利发展能否凭借其央企背景和30多年的开发经验,在行业新阶段保持领先地位,仍需持续观察市场销售回暖的可持续性。
本文内容由多家媒体消息汇总整理而成,感谢您的点赞与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