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刚刚干了一件大事——旗下招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简称“招银金融投资”)正式获批开业,注册资本高达150亿元,成为目前初始注册资本最高的股份行AIC公司。这不仅是招行在综合化经营上的关键落子,也标志着商业银行通过子公司深度参与股权投资的路径进一步打开。
这家新公司是招商银行全资设立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注册地在深圳,定位清晰:专注市场化债转股和股权投资试点业务。早在今年3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通知,明确支持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发起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为这一轮布局埋下伏笔。5月8日,招商银行与中信银行同步宣布拟设立AIC,当时就引发市场关注。如今招行率先落地,动作迅速而果断。
值得注意的是,在11月19日的深圳国际金融大会上,招商银行行长王良已提前透露“AIC即将开业”,显示出管理层对这项战略部署的重视。而从更早前的2020年浦发、平安等银行尝试申请未果来看,并非所有银行都能顺利拿到入场券。此次政策放开后,招行能快速获批,背后离不开其强大的客户基础、资本实力以及成熟的风控体系支撑。
我一直在观察银行系AIC的发展节奏。过去这类机构主要由五大国有行主导,服务重点是大型企业降杠杆和债转股。但现在,随着试点范围扩大,股份制银行也开始入场,意味着金融服务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低碳等领域的触角变得更深更广。招银金融投资明确提出要围绕科技产业发力,发挥“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的优势,这一点让我非常认同。
在我看来,这不仅仅是多了一家投资公司那么简单。它代表的是商业银行正在从传统的信贷思维转向“投商行一体化”模式。未来银行给企业的支持,不再只是贷款,而是“资金+资本”的组合拳——既能提供融资,又能以股权方式陪伴成长。国信证券分析师王剑提到的观点我很认可:AIC的价值不仅体现在直投收益本身,更在于带动整个产业链的综合金融服务机会。
当然,挑战也不小。股权投资周期长、风险高,银行能否真正建立起市场化、专业化的团队,仍需时间检验。但至少现在,招行已经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