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我一听就有点东西。招商银行行长王良在昨天的深圳国际金融大会上那番话,听着是表态,其实字里行间全是信号——中国银行业靠规模吃饭的日子真过去了。现在不是说你想不想转,而是不转就可能被时代甩下。
你看他说的四个动因,哪一条都不是虚的。第一是国家战略变了,二十届四中全会提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科技自立自强,银行再像过去那样围着地产和平台转,根本对不上频道。第二是市场本身在变,社融数据摆在这儿:今年前九个月新增30万亿,贷款只占了14.5万亿,增量占比不到一半。这意味着什么?企业不再只靠借钱过日子,股权融资、发债、资产证券化都在分流。客户要的也不是单纯的资金,而是“融智+融资”结合的服务。
但最扎心的还是第三条——低利率。行业净息差1.42%,不良率1.52%,利差跟不良倒挂了,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王良拿美日欧台的经验提醒,这种环境下撑不住的银行最后都得重组甚至倒闭。这话听着刺耳,可事实就是,光靠吃利差,路只会越走越窄。
所以招行现在推的“五篇大文章”,搞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这些,不是赶时髦,是真正在找新出路。零售金融和大财富管理更是重头戏,毕竟居民财富保值增值的需求摆在那儿,AUM考核早就替代了存款考核,这条路他们走了很多年,底子厚。
而且你别忘了,这次金博会主题就是“产业金融新高地,科创赋能向未来”。深圳要打造全球产业金融中心,六大发力方向里,科技产业金融互促、创新资本形成、金融科技、跨境人民币、财富管理、金融安全,哪一项离得开像招行这样的机构参与?特别是深港联手搞金融科技中心,大湾区本身就是招行的主场。
最近招行动作也不少,AI超级客服、家庭医生、养老管家这些服务上线,明显是在往综合化、智能化走。托管爆款基金、支持科技企业贷款、推动中期分红,都是在强化“价值创造”的定位。市净率1倍,总市值超万亿,说明市场也在用脚投票。
说到底,银行转型不是换个口号,而是生死局。招行现在走的这条路,能不能扛住低息差、打开新空间,时间会给出答案。但至少,他们已经看清了方向。
投资路漫漫,愿与大家相伴同行,点赞支持,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