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4-08 02:42:00 股吧网页版
招行4月9日起停止ATM扫码存款服务 一年来超50家银行暂停各类无卡业务
来源:经济参考报

K图 600036_0

K图 03968_0

  近一年来,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等50余家商业银行宣布停止无卡存款、无卡取款、扫描取款等各类业务。对此,业内专家表示,银行收紧无卡存取款等业务,有助于其做好风险管理,降低运营成本,预计后续仍可能有银行跟进调整无卡存取款业务。

  日前,招商银行发布通告称,为提供更安全、便捷的金融服务,将于2025年4月9日起停止ATM扫码存款服务。后续,用户可持银行卡,通过招商银行ATM或前往招商银行营业网点办理存款业务。

  自去年4月以来,截至记者发稿,超50家银行对该类业务进行了调整。例如,工商银行率先表示,其个人手机银行无卡取现功能已于2024年4月17日起暂停服务,客户可通过ATM机手机银行扫码取现功能提取现金,或在ATM机上插卡提现。交通银行随后发布公告称,自2024年5月24日起停止个人手机银行无卡取款功能中的预约取款服务。客户仍可通过交通银行智能机具办理有卡取款、扫码取款,或前往银行营业网点办理取款业务。

  2024年6月4日,民生银行发布公告称,将于2024年6月7日起停止个人手机银行“ATM无卡取现”功能,现金机具(包括现金智能柜、ATM等)也将不再支持该功能。2024年6月28日,兴业银行发布公告称,自7月10日起停止手机银行中的ATM扫描取款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年底,多家中小银行也在跟进。例如,2024年12月1日,栖霞农商银行、莱州农商银行等中小银行发文称,将调整自助设备无卡取款业务。当时,栖霞农商银行表示,为提升服务质量、保障客户资金安全,该行将于12月1日起陆续取消自助设备的“预约取款”“扫描取款”“无卡存款”等功能。

  事实上,早在2022年,中国银行就曾公告,将调整ATM二维码存款服务。调整后,ATM无卡扫码存款功能将停止,用户仍可持中国银行银行卡办理ATM存款,或前往中国银行营业网点办理存款业务。同样在2022年,建设银行发布了关于停止ATM二维码存款业务的公告,称由于业务调整,自2022年8月19日起,建设银行将关闭ATM二维码存款功能。广发银行此前也发布公告称,调整ATM二维码存款业务。调整后,ATM二维码存款功能停止,用户可持广发银行卡办理ATM存款,或前往广发银行营业网点办理存款业务。

  “从技术层面看,扫码存款等无卡存取款采用的身份验证安全性较低,这也是银行调整无卡存取款业务的重要原因之一。客户对无卡存取款业务的总体需求不多,对银行而言业务量较小,客户可通过其他方式进行存取款,调整后影响较小。”对此,业内专家表示,从用户角度来看,随着移动支付的兴起,现金使用频率降低,银行相继关闭ATM二维码存款功能,与保护客户资金安全、相关功能使用起来较为繁琐等多种原因有关。

  扫码存款原本为用户提供了一种无需携带银行卡即可存款的便利方式,现在该功能停止,用户必须携带银行卡,若忘记带卡则只能前往营业网点办理存款,增加了时间和精力成本。不过,也有市场人士认为,商业银行此前推出的扫码存取款业务基本成为“鸡肋”。在他看来,由于年轻用户对现金的使用需求很少,使用ATM存款的主要是中老年人,而ATM二维码存款功能实际上对中老年人的帮助并不大。

  “预计后续仍可能有银行跟进调整无卡存取款业务。”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表示,无卡存取款业务调整后,客户需要携带银行卡进行存取款,这有助于更好地保障客户的资金财产安全。从银行的角度看,也有助于其做好风险管理,并对降低运营成本有着积极作用。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