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重工刚刚披露了最新股份回购进展:截至10月底,公司已累计回购7267.92万股A股股份,占公司A股总股本的0.86%,累计支付金额达13.55亿元(不含交易费用)。这一数字落在其年初设定的10亿至20亿元回购计划区间内,意味着过半目标已经完成。回购价格区间为每股17.39元到19.39元,远低于29.10元/股的价格上限。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在整个10月份并未实施新的回购操作。
回购节奏趋于平稳,策略清晰
从时间线来看,三一重工于2025年4月3日召开董事会审议通过回购方案,明确将以集中竞价方式使用自有或自筹资金进行股份回购,并将所购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按照监管要求,上市公司在回购期内需按月披露进展,此次公告正是例行信息披露的一部分。尽管10月暂未出手,但此前数月的持续买入已显示出公司对自身价值的认可和对未来发展的信心。目前回购均价约为18.65元/股,而最新股价报收于21.88元,说明回购行为发生在市场相对低位,具备一定成本优势。
我怎么看这次回购?
说实话,看到这个数据我并不意外,但依然感到一丝积极信号。作为工程机械行业的龙头,三一重工近年来面临行业周期波动的压力,市场需求起伏较大。在这种背景下,启动大规模回购,本质上是一种“用真金白银说话”的姿态——管理层认为当前股价未能反映公司内在价值。
更让我在意的是,这笔回购明确指向员工持股计划。这意味着它不仅是市值管理工具,更是长期激励机制的一环。通过低位回购、未来授予,既能绑定核心人才,又能避免高价行权带来的资源浪费。这种做法比单纯注销式回购更具战略纵深。
另外一点值得肯定:执行过程理性克制。没有在短期内猛砸资金拉抬股价,也没有突破价格上限盲目操作,而是根据市场情况择机买入,体现出成熟的资本运作思维。花旗近期首次覆盖三一重工并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定在31元,或许也正是看到了这类稳健且具前瞻性的治理动作。
当然,我也保持一份清醒。回购本身不能直接提升业绩,行业复苏节奏、海外拓展成效以及智能制造转型进度,才是决定股价长期走势的关键。但至少现在,三一重工正在做正确的事——稳住预期,凝聚人心,等待周期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