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出手,50亿永续债来了
今天,资本市场迎来一条重磅消息:中信证券拟发行不超过50亿元的永续次级债券。这期债券是其2025年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公开发行的第四期永续次级债,信用评级为最高的AAA级,显示出市场对其偿债能力的高度认可。此次发行利率的询价区间定在1.7%至2.7%之间,最终票面利率将通过簿记建档方式确定。从时间安排看,11月24日已发布募集说明书及相关文件,25日确定利率,26日起开始网下认购,27日结束认购并完成资金划付。
本次债券采取的是“5+5”模式——即每5个计息年度为一个重定价周期,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可选择延长5年或全额兑付,这种设计赋予了发行人更大的灵活性,也符合永续债“非刚性兑付”的典型特征。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发行对象仅限于专业机构投资者,采用网下询价配售的方式进行,主承销商阵容豪华,包括招商证券、中金公司和浙商证券三家头部券商联合护航,足见市场对该项目的关注度。
我怎么看这一操作?
说实话,看到中信证券发永续债,我并不意外。作为行业龙头,它一直保持着较强的资本运作能力和前瞻性布局。而这次50亿的规模、不到3%的利率上限,放在当前环境下,可以说是相当划算的融资成本。尤其是在资本市场持续回暖、投行和自营业务对资本金需求加大的背景下,提前储备“弹药”,显然是为后续业务扩张做准备。
更值得玩味的是,选择发行永续次级债而非普通债务工具,说明中信在优化资本结构方面有更深考量。这类债券计入权益类科目,有助于提升净资本水平,从而支撑资管、做市等资本消耗型业务的发展,同时也不会立即稀释股东权益,比增发股票更容易被市场接受。
从股价表现来看,目前中信证券最新价为27.32元,微涨0.07%,成交额达12.89亿,交易活跃度保持稳定。虽然没有因发债消息出现大幅波动,但这也恰恰反映了市场的理性态度——这不是一次冒险融资,而是一次精打细算的战略补给。
当然,任何永续债都有潜在风险,比如利息递延可能带来的市场信心影响,或者未来利率重设时的成本上升压力。但我认为,以中信证券的盈利能力与风控体系,这些都在可控范围内。真正值得关注的,是它接下来如何用好这笔资金,在注册制深化、财富管理转型的大潮中继续领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