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极泰来”还是前路未明?
“宏观环境‘否极泰来’的迹象越发明晰。”
“经济修复仍面临结构性阻力,前低后高只是乐观预期。”
两句话几乎同时出自同一场年度策略会——中信证券2026年资本市场年会。一边是“结构分化下的温和修复”,GDP增速预计4.9%;另一边则是对美联储政策转向、PPI反弹可持续性与盈利修复节奏的隐忧。市场在“反转共识”与“谨慎现实”之间拉锯。
2026年:结构分化中的温和修复
中信证券于2025年11月11日在深圳召开2026年资本市场年会,总经理邹迎光及首席经济学家明明等核心团队出席并发布年度展望。会议指出,2026年中国经济将进入“结构分化下的温和修复”阶段,预计GDP增速为4.9%,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PPI有望在2026年上半年转正,美联储或结束降息周期,A股加速向全球资产转型,风险资产的性价比可能优于避险资产。
经济“蓄力反弹”?信号与挑战并存
中信证券研究认为,2026年的经济走势不应悲观,经济周期的种种迹象表明宏观环境“否极泰来”的迹象越发明晰。尽管2025年经济延续底部震荡,但需求端拖累正在弱化:地产投资对经济的拖累减弱,消费趋于企稳且对外部刺激更敏感;M1与PPI等领先指标显示经济已进入反弹蓄力阶段。
中信证券研究指出,2026年PPI单月同比增速有望回升并走出负增长区间。货币活跃度回暖、油价反弹及低基数效应共同推动PPI改善。若兑现,将提振企业盈利预期,利好股市长期走势,但可能对债市货币政策空间构成挑战。
中信证券研究认为,2026年美联储存在结束降息周期的可能性。2025年降息主因劳动力市场恶化,但其边际影响减弱,叠加美国通胀黏性未减,美联储政策转向可能性上升。这将削弱全球大类资产上涨动能。
中信证券研究指出,中国债券低波动特征或将延续,但预期收益可能稳定在偏低水平。因利率相对GDP偏低、债主打波动管理而非收益弹性。股票方面需关注估值高位后的波动放大。
中信证券研究认为,A股PE和PB的分化指向股市仍具性价比,但需通过盈利上行消化高PE。企业盈利已现改善迹象,在PPI回升背景下有望延续。预计2026年前半场成长风格占优,后半场价值风格占优,切换时点取决于美联储政策节奏与国内盈利修复速度。
中信证券研究认为,直到美国经济衰退压力真正显现前,对美股走势无需太过悲观。尽管美债受制于美联储政策与通胀压力,但美股在衰退信号明确前仍有支撑,需警惕货币政策转变与结构性估值压力。
中信证券对2026年股市持积极态度,认为风险资产性价比强于避险资产,看好美股和A股表现。依据包括:全球经济温和增长、中国经济企稳回升、A股上市公司质量提升与国际化加速、行业主线清晰(资源升级、中企出海、AI商业化)、流动性环境有利。
受益题材与市场人气标的
受中信证券2026年资本市场展望影响,券商及受益于经济复苏、产业升级的相关个股受到市场关注。
东北证券(000686.SZ) 是一家以中小创新企业投行及财富管理为特色的全能型券商。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8.61亿元,同比增长38.83%;归母净利润10.67亿元,同比大增125.21%。近期获中信证券大幅增持至3.06%,成为前十大流通股东第三位,引发外延发展预期。11月10日股价触及涨停,人气高涨。
长江证券(000783.SZ) 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与产业链整合。牵头设立总规模达100亿元的湖北省人形机器人产业投资母基金,并联合成立湖北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子公司担任英力股份并购项目独立财务顾问,投行业务活跃,获机构持续加仓。
南京证券(601990.SH) 坚持“正统、正规、正道”文化。2025年11月3日公告定增方案获证监会注册同意,拟发行不超过11.06亿股,募资不超过50亿元,用于补充资本金,重点投向投行、财富管理、信息技术与合规风控。
方正证券(601901.SH) 由大型金融集团控股,具备研究驱动特色。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90.82亿元,同比增长67.17%;净利润37.99亿元,同比增长93.31%。虽股东中国信达计划减持不超1%,但基本面稳健,两融余额维持高位。
光华科技(002741.SZ) 布局固态电池上游材料,碘化锂产能满足需求,硫化锂产品纯度高、工艺成熟,已进入送样检测阶段。11月7日融资买入达6622.3万元,两融余额突破6.24亿元,处于历史高位。
兄弟科技(002562.SZ) 全球领先的维生素与铬盐供应商,铬相关产品包括铬鞣剂、重铬酸钠等,被归类为“小金属-金属铬”概念股。2025年上半年我国铬氧化物出口量同比增幅达64%,欧洲市场需求旺盛。
深圳机场(000089.SZ) 粤港澳大湾区国际航空枢纽。2025年截至11月2日,口岸出入境人员突破550万人次,超去年全年总量,同比增长超23.5%;免签入境外国人数量同比增长136.8%,国际航点突破50个,航班客座率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