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咱们来聊一个A股市场里最特殊的物种——证券板块。
它不同于其他任何板块。白酒喝多了会上头,新能源炒高了会晕车,唯有咱们大券商,身负“特殊使命”,活成了A股市场里最“自律”的标杆。
它的号召力,既是荣耀,更是诅咒。
只要券商板块集体大涨,那市场必然是红旗招展,锣鼓喧天,普天同庆。这种一呼百应的能力,是它与生俱来的天赋。这是所有板块不具有的号召力。
也正是这种天赋,给它带来了“杀身之祸”。
你看看这段时间中信证券的表演:9月17日,卖一上31亿天量压单,如同城管大队在夜市门口停了一排坦克,明明白白告诉你:“今天不营业,散了吧。”第二天,坦克撤走几辆,换成了10亿的装甲车,信号依旧明确:“可以路过,但不准狂欢!”
结果呢?9月18日,中信很“懂事”地继续下跌。这叫什么?这叫“觉悟”。
汪汪队的信号,比任何K线图、技术指标都管用。在这个场子里,你可以不信财报,但不能不信“队形”。在这种强大的意志面前,任何基于基本面的分析都显得苍白无力。三季报有好预期?那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人不希望你现在就涨。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唯独券商被看得这么死?
逻辑清晰得让人想哭:上面要的是“慢牛”,是“稳中向好”。而券商板块是什么属性?它是“疯牛”的号角!一旦券商连续暴涨,市场情绪会瞬间被点燃,各路资金会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样冲进来,那还怎么“慢”?直接就策马奔腾了。
所以,券商的“历史使命”就是:在需要护盘的时候,出来扛一下指数;在其他时候,尤其是市场有点热度的时候,必须躺平,甚至自残以示清白。
你会发现一个神奇的规律:只要市场对牛市还有预期在,证券板块的表现就一定会落后于大盘。 因为它的上涨,本身就是牛市最强的确认信号,而这与“慢牛”的总方针是相悖的。
那钱去哪了呢?瞧好吧,光模块、半导体,这些“正制正确”的赛道,里面的抱团机构可以肆无忌惮地炒,炒上天都没人管。因为这是“支持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符合主线叙事。你炒券商,那就是“炒作金融泡沫”,是“扰乱市场秩序”,分分钟教你做人。
结论是什么?
结论就是,在这个市场里,有些板块生来就是“演员”,可以尽情表演;而券商板块生来就是“舞台监督”,负责控制全场节奏。谁敢抢戏,谁就得下场歇着。
“慢牛”是不是扯淡,我们不敢妄议。但我们能看到的是,有人正用最实在的资金,在券商的盘口上,日复一日地书写着这个伟大的理想。
所以,各位还对券商抱有幻想的兄弟们,歇歇吧,券商不涨,才是对“慢牛”最大的贡献。
各位,好自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