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港股市场股权融资活跃,为中资券商带来了丰富的业务机遇。
近日,前三季度港股市场股权承销数据出炉,多家中资券商表现亮眼,在与国际投行的同台竞技中跻身排行榜前列。同时,为紧抓发展机遇,今年以来,中资券商持续深化在港布局,积极推进在港子公司设立、扩大业务牌照范围,不断向国际化、专业化方向迈进。
港股市场投融资活跃
今年以来,港股市场走势向好,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10月15日收盘,恒生指数年内累计上涨29.17%。同时,港股市场投融资活跃,前三季度港股一级市场股权融资(包含IPO与再融资)总额达4148亿港元,规模同比增长253.3%。
在此背景下,中资券商的投行业务展业空间进一步打开。前三季度中资券商在港IPO承销规模方面,中金香港证券以340.29亿港元的承销金额位居IPO承销榜榜首,承销家数为32家;中信证券(香港)以256.71亿港元的承销金额位居第二,承销家数为28家;华泰金控(香港)、中信建投国际承销金额也位居前列,分别为164.81亿港元、95.61亿港元。
再融资承销方面,中金香港证券承销金额为226.69亿港元,承销数量11起;中信证券(香港)承销金额为195.35亿港元,承销数量18起;国泰君安证券(香港)、华泰金控(香港)承销金额分别为89.45亿港元、39.59亿港元。
盘古智库(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余丰慧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港股市场股权融资活动的火热,为中资券商带来了多维度利好和战略机遇。港股市场股权融资规模的扩大能够直接推动券商投行业务收入增长,并助推中资券商拓宽国际业务范围。同时,通过参与高质量企业的股权融资项目,中资券商能够积累丰富的业务经验,增强市场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此外,中国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其活跃的市场活动能够吸引更多国际资本的关注,为中资券商带来更多跨境业务机会。”
不断提升服务能力
近年来,中资券商国际化战略持续推进,在此过程中,中国香港市场成为中资券商国际化道路上的关键一站。今年以来,中资券商持续加码在港布局,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完善业务牌照布局。
10月3日,国联民生发布公告称,公司旗下的国联证券国际金融有限公司正式获得香港证监会(SFC)核发的交易权牌照,标志着本公司在港业务布局实现关键突破,未来,本公司将充分发挥“牌照赋能+区位优势”的双重价值,深度联动多方资源,构建投行、交易、托管协同服务体系,为企业客户提供更完善的跨境融资解决方案。此前,9月25日,华安证券也公告披露,子公司华安证券(香港)成功获得香港证监会(SFC)核发的6号牌照(就机构融资提供意见)。
同时,为推动国际业务发展,中资券商也积极推进在港子公司的设立工作。8月份,第一创业发布公告称,拟出资不超过5亿元港币设立全资子公司作为控股公司,由控股公司在中国香港设立持牌全资子公司。6月份,西部证券也披露,拟出资等值10亿元人民币设立全资香港子公司。
对此,萨摩耶云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郑磊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中资券商‘出海’目的地中,香港市场是首选。中国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具备完善的市场机制与全球化资本流通优势。头部机构在港布局较早,已形成一定先发优势;中小机构正加速追赶,近年来布局动作频频。对于中资券商而言,深化境内外业务与资源联动,有助于强化自身市场竞争力,进一步迈向国际一流投行目标。”
展望未来,多家券商表示,将以深化在港布局为抓手,全方位提升国际业务竞争力。在此方面,招商证券表示,将把握对外开放深化及中国香港区位优势带来的机遇,遵循“扎根香港、布局亚太、辐射全球”的战略指引,推进“跨境理财通”、衍生品等领域业务创新。中信建投也表示,将立足中国香港、放眼全球,打造包括股权融资、债券发行、结构化产品、衍生品及财富管理等在内的多元化综合金融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