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7日午后,中信证券股价走势引发市场高度关注。该股从早盘小幅上涨转为震荡回落,午后在13:30至15:00期间持续低位运行,尤其在卖一档位一度堆积高达31亿元的压单,最终收跌于28.35元,跌幅2.21%,全天成交额达107.13亿元。同期,国泰海通、招商证券等头部券商也出现类似现象,卖一压单分别达到7.6亿元和2.2亿元,股价均维持弱势震荡。
这一异常交易行为被广泛解读为有力量在主动调控指数节奏。鉴于中信证券作为上证指数权重最大的成分股之一,其走势对大盘具有显著影响,因此大单压盘可能意在抑制指数过快上行。当前A股已逼近3900点关键位置,市场情绪趋于敏感。若券商板块集体爆发,极易引发短期资金加速涌入,导致行情由“慢牛”转为“快牛”。部分分析认为,此举或是为了防止重演此前券商领涨后迅速回调的局面,通过压制龙头品种来平衡市场节奏。
值得注意的是,当日恰逢沪深300等股指期权交割日,历史数据显示此类时点常伴随机构调仓与波动加剧。期权持仓了结过程中的对冲操作,可能放大了权重股的资金流出压力。同时,市场对金融让利实体经济的政策预期升温,叠加监管层近期强调金融风险防控,部分避险资金选择阶段性撤离金融板块。
从资金层面看,券商股历来是杠杆资金聚焦领域,对政策与情绪变化反应迅速。中信证券前两日已有主力资金进场迹象,此次突然压盘,不排除为主力洗盘或调仓行为。若后续出现大单撤回并转为买入,配合放量阳线,则可能预示新一轮上攻启动;反之,若压单持续且无量反弹,则需警惕进一步调整风险。
行业基本面方面,上市券商整体业绩呈现复苏态势。截至9月17日,已有27家券商召开半年度业绩说明会,财通证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6.85%,国联证券因并入民生证券实现业绩跃升。自营业务成为多数公司盈利改善的关键驱动,中信证券亦强调坚持稳健配置策略,注重绝对收益管理。并购重组持续推进,“国君+海通”“国联+民生”整合落地,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
此外,中信证券担任广州瑞立科密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IPO保荐人,后者发行价42.28元,募资净额超计划逾23亿元,显示出市场对其承销项目的认可。尽管新股破发风险仍存,但优质项目储备有助于增强投行业务韧性。
目前景顺长城基金旗下两只产品合计持有中信证券12.48万股,其中一只为新进持仓。结合其业务结构——证券投资占比37.69%、经纪业务25.96%、资管业务17.99%——公司收入来源相对多元,抗周期能力较强。
综合来看,单日大额卖单是否具有持续性尚待观察。技术面上,中信证券短期承压,但向下空间有限,30日均线或成支撑。对于中线投资者而言,行业整合深化、居民资产配置转移趋势未变,头部券商仍具备配置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