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砸下60亿元,在天津南港布局一个绿色高端橡胶新材料项目,最近正式进入全面建设阶段。这不仅是燕山石化“二次创业”的关键落子,更是中国石化在合成橡胶高端化、绿色化转型上的又一次实质性推进。项目规划建设10万吨/年溶聚丁苯橡胶和10万吨/年顺丁橡胶装置,总投资约60亿元,分两期实施,一期已启动打桩施工,行政许可全部办结,进度远超一般大型化工项目。
从北京燕山到天津南港的战略转移
这个项目由燕山石化主导,选址天津南港工业区——这里是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承载地之一。燕山石化作为中国石化旗下老牌炼化企业,曾为北京成品油供应立下汗马功劳。但随着城市功能调整和产业升级需求,其发展空间受限。此次南港项目的落地,被公司董事长曲宏亮称为“异地发展桥头堡”,意味着燕山石化正从单一生产基地向跨区域战略布局转型。天津南港基地将在公司“十五五”规划中扮演支点角色,撬动整个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项目本身也极具战略意义。它是中国石化“新材料”重点工程和“十条龙”科技攻关项目之一,同时也是天津市2025年重点工程。所谓“十条龙”工程,是中国石化围绕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设立的专项攻坚计划,能纳入其中,说明该项目不仅规模大,更承担着技术自主和产业链升级的使命。其产品主要面向高端轮胎市场所需的优质原料,采用新型工艺包,依托南港工业区成熟的碳四资源和配套设施,形成从原料到终端产品的完整绿色产业链。
我怎么看这一笔60亿的投资?
说实话,这笔投资放在当前石化行业整体“减油增化”的大背景下,特别值得细品。我翻了下相关资料,近年来传统炼油产能普遍承压,利润下滑甚至亏损,而高端新材料却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势头。比如聚碳酸酯、生物可降解材料、电子化学品等细分领域,正在成为行业新引擎。中石化这次押注溶聚丁苯橡胶和顺丁橡胶,正是瞄准了这一趋势。
在我看来,这不是一次简单的产能扩张,而是结构性调整的典型动作。一方面,燕山石化通过外迁释放北京空间,响应京津冀协同发展;另一方面,借助南港的区位和产业配套优势,切入高附加值产品赛道,提升合成橡胶板块的整体竞争力。更重要的是,项目强调“绿色高端”,符合国家“双碳”目标和节能降碳政策导向,未来在能耗指标、环保审批等方面更具可持续性。
当然,挑战也不小。高端橡胶市场竞争激烈,国内外巨头早已布局,技术和市场门槛都不低。二期项目还要视一期运行情况再定,说明中石化也在采取谨慎推进策略。但我认为,只要能把“十条龙”项目的技术优势转化为量产能力,真正实现进口替代,这个项目就有可能成为中石化新材料战略的一个标杆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