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突袭14℃!35天存煤+1.26亿平地热,能源股机会来了?
寒潮来袭,能源保供成焦点
这两天寒潮席卷中东部,气温骤降让供暖需求激增。作为老股民,我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能源保供压力下的投资机会。从中央气象台的预警来看,这次降温范围广、幅度大,部分地区降温超过14℃,直接考验着我国的能源供应体系。
能源保供的“组合拳”
从新闻中可以看到,国家能源局已经提前布局,构建了覆盖煤、电、油、气及新能源的立体保供体系。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煤炭作为“压舱石”,目前全国统调电厂存煤可用35天,供应总体平稳。而电网补强工程加速投产,国家电网今年新增投运500千伏及以上电网基建工程113项,为冬季高峰用电需求奠定了基础。
这种多能互补的保供策略让我想起2021年的能源紧张局面。当时煤价飙升导致电力供应紧张,而这次各部门显然吸取了教训,提前做好了准备。不过,煤炭价格仍有可能小幅震荡上行,这一点值得投资者关注。
清洁能源的崛起
更让我感兴趣的是清洁能源在保供中扮演的角色。中国石化全面启动地热供暖服务,覆盖11个省市的70余个地区,供暖能力达1.26亿平方米,创历史新高。国家电投的“暖核一号”项目也为40万居民提供稳定热源。这些新能源项目不仅保障供暖,还能减排二氧化碳,可谓一举两得。
从投资角度看,这可能意味着地热、核能等清洁供暖相关企业值得关注。不过,正如补充材料中提到的,地热发电仍面临投资成本高、收益率低等挑战,短期内可能难以大规模商业化。
投资需谨慎
虽然能源保供体系看似稳固,但极端天气带来的挑战不容小觑。国家电网预计今年冬季气候“冷暖转换”频繁,保供压力较大。对于投资者来说,既要看到能源保供带来的机会,也要警惕极端天气可能造成的短期波动。
我的建议是,可以关注煤炭、电力等传统能源板块中有保供能力的企业,以及地热等新能源领域的龙头企业。但切记,投资决策需要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切勿盲目跟风。毕竟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评论该主题
帖子不见了!怎么办?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