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钢股份2025年三季报炸出“王炸级”数据——第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高达32.97亿元,**同比暴增163.13%**,创下近两年新高!在钢铁行业整体承压的背景下,这家“钢铁航母”不仅逆势上扬,更以产品结构优化、海外布局提速和AI赋能生产交出了一份极具含金量的成绩单。
利润爆发背后:销量增长与结构性升级双轮驱动
从财报看,宝钢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324.36亿元,归母净利润79.59亿元,同比增长35.32%。其中Q3单季归母净利润达30.81亿元,环比增长26%。我们注意到,尽管板带材平均售价环比略有下滑,但公司商品坯材销量在Q3达到1395.5万吨,同比大增7.43%,显示出强大的市场承接能力。
更重要的是,高毛利产品的放量成为盈利跃升的关键。前三季度,“2+2+N”差异化产品(如超高强钢、取向硅钢等)销量达2568.9万吨,同比增长13.9%。特别是汽车板领域,管理层在业绩会上透露,三季度接单量显著高于近年平均水平,实现了“量价齐升”。这说明宝钢已从传统规模竞争转向技术溢价赛道,品牌价值正在兑现为真实利润。
国际化+智能化:打开中长期成长空间
出口方面也传来积极信号。前三季度出口接单516.9万吨,同比增长10.9%,预计全年将突破650万吨。公司明确表示将聚焦中高端产品出口,目标维持在10%-12%的水平,并通过协同马钢、山钢日照进一步整合资源。此外,公司在东南亚、中亚、中东及北非等地积极考察海外投资标的,沙特250万吨项目虽时间未定,但国际化战略方向清晰。
而在内部运营上,AI正深度重塑生产效率。光大证券提到的“高炉大模型”已在宝山基地稳定运行,铁水温度预测命中率超90%,燃料比降低2kg/t,直接带来成本下降。这种“AI+钢铁”的融合模式,正在将经验驱动转为数据驱动,构建新的护城河。
综合来看,宝钢此次业绩并非短期反弹,而是产品升级、管理优化与战略布局协同发力的结果。虽然行业仍面临“供强需弱”和原料波动压力,但作为龙头企业的抗周期能力和转型决心已初步显现。未来随着绿色低碳、智能制造和海外产能布局逐步落地,其估值修复潜力值得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