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以“汇聚新动能驱动芯未来”为主题的宝钢股份第四届无取向硅钢应用技术大会在成都举行。在大会现场,宝钢股份携五大系列新产品亮相,其中四款无取向硅钢产品为全球首发,引发行业高度关注。
近年来,宝钢股份、首钢股份、华菱钢铁等多家钢企在无取向硅钢领域积极发力,不断提升创新能力,推出高科技产品。业内人士表示,得益于家电和新能源汽车用钢需求的强劲增长,无取向硅钢产业处于供需紧平衡状态。在高频工作环境下,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对无取向硅钢提出了更高要求,降低铁损是无取向硅钢发展重点。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大型电机以及节能电机的发展,高牌号无取向硅钢需求有望持续增长。
四款无取向硅钢产品全球首发
在本次大会上,来自发电、家电、新能源汽车、工业电机等领域的专家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无取向硅钢及其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路径。作为全球硅钢制造领域的领军企业,宝钢股份此次推出的首发产品展现出强大的技术创新实力。
此次宝钢股份四款无取向硅钢产品为全球首发。其中,极薄规格高强度无取向硅钢B10AHV900M,成为全球首个实现铁损值小于9W/kg的“天花板级”产品,极大提升了电机行业的性能与效率上限。
业内人士表示,无取向硅钢的性能主要体现在提升电机效率上。而要提升无取向硅钢制造的电机效率,最重要的途径有两种:第一,减薄厚度;第二,硅钢中的硅元素等合金元素含量越高,损耗就越低。长期以来,“极薄规格”与“超高合金”无法兼得,是无取向硅钢性能提升的瓶颈问题。
据公司介绍,宝钢股份通过特定的成分设计、特殊的工艺路径、极窄的工艺窗口三者共同作用,让铁损值小于9W/kg,这是我国在高端硅钢材料领域又一次取得重大技术突破。该产品不仅应用于电力行业,是电力发动机的高端材料,更是支撑人形机器人、低空无人飞行器等智能装备新领域和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材料。
值得一提的是,宝钢股份与联合电子共同发布了携手打造的F-超级电机。该电机采用宝钢极薄规格无取向硅钢B10AHV900M、超薄规格取向硅钢B18R065作为材料,最高转速可达31000rpm,再次刷新电机行业速度纪录。
宝钢股份表示,该0.1mm超低铁损、高磁感、极薄规格无取向硅钢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现规模化量产,彰显了宝钢无取向硅钢制造技术的全球领先地位,为我国电力行业及智能装备新兴产业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以硅钢为引擎驱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在此次大会重磅环节,宝钢股份全球首发具身智能机器人专用无取向硅钢AHR系列产品,其为具身智能机器人的灵巧手空心杯电机及无框力矩电机提供了优质材料解决方案,助力具身智能机器人在运动表现、工作效率和应用范围上实现新突破。
近年来,人形机器人技术不断突破,逐渐进入各类应用场景。据了解,人形机器人中包括脖子、腰部、手指在内的多个关节的动作能力很大程度上依赖关节电机的性能,它们不仅要像人类的肌肉一样提供动力,还要像神经系统一样精准控制动作。据公司介绍,宝钢硅钢近期开发出的AHR系列无取向硅钢不仅实现了人形机器人的多种应用要求,并且实现了批量生产,产品竞争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在无人机领域,其电机转速远远高于常用家电以及工业电机的转速,因此,无人机用无取向硅钢在中高频下的性能更为关键。据公司介绍,近日,宝钢硅钢在极薄规格产品的基础上推出了无人机专用规格产品,保证其在400Hz及以上中高频,尤其是800Hz至1000Hz的中高频下性能优异,以确保动力电机综合技术指标优异。
此外,使用尺寸更小、效率更高、更精密化的宝钢无取向硅钢产品制造的电机,也在扫地机器人、电吹风机、电动牙刷等领域获得良好应用。
在会议期间,宝钢股份还分享了硅钢领域AI应用、宝钢无取向硅钢产品及应用技术、无取向硅钢市场分析等内容。
“本次用户应用技术大会见证了宝钢股份正努力实现成为高端化的推动者、智能化的先行者、绿色化的示范者、高效化的践行者、国际化的开拓者的转变。”中国宝武党委常委,宝钢股份党委书记、董事长邹继新表示,宝钢股份将以硅钢产品为纽带,与广大客户深化合作,借助人工智能推动提质增效,以绿色低碳引领行业转型,通过协同联动构建共赢生态,以硅钢为引擎驱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新未来。
高牌号无取向硅钢需求有望增长
硅钢亦称“电工钢”,是一种含碳极低的硅铁软磁合金。硅钢被誉为钢铁行业“皇冠上的明珠”,具有投资金额大、技术难度大、附加值高等特点,可以分为无取向硅钢和取向硅钢。
具体到无取向硅钢,华泰证券研报称,目前我国无取向硅钢行业主要用于家用电器、工业领域中小电机、大型电机、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在高频工作环境下,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对无取向硅钢提出了更高要求,降低铁损是无取向硅钢发展重点,生产工艺存在较高壁垒。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大型电机以及节能电机的发展,高牌号无取向硅钢需求有望持续增长。
根据兴业研究发布的报告,得益于家电和新能源汽车用钢需求的强劲增长,无取向硅钢产业处于供需紧平衡状态。宝钢股份引领了国内无取向硅钢产业发展,2000年至今宝钢股份完成了中低高牌号以及车用驱动电机用钢产品的开发。目前国内实现新能源汽车用无取向硅钢量产的企业有宝钢股份、首钢股份、太钢不锈等少数几家钢企。
首钢股份在日前召开的2024年及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2024年公司电工钢产量198.6万吨,同比增长约17%。其中,无取向电工钢产品结构持续优化,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产品产量达89.3万吨,同比增长约11%,新能源汽车用电工钢产品产量同比增长约27%。2024年,常化酸洗线、连退线等高端硅钢热处理项目全流程贯通,助力公司高端产品产量创历史新高。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以及汽车、家电行业消费品以旧换新等促消费政策的发布,高牌号无取向硅钢产品需求有望保持增长。”首钢股份称。
华菱钢铁在近日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称,公司在硅钢领域积累了成熟的生产经验与理论基础,并与下游主要客户达成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为国内最大的硅钢基料供应商,2024年硅钢基料产销量约180万吨。硅钢一期第一步无取向硅钢20万吨已于2024年达产并实现满产,并于今年一季度通过新能源汽车头部企业认证,实现了批量供货。
“2025年,涟钢电磁材料公司将进一步推动产能释放。今年4月初,10万吨取向硅钢项目投产,进入调试和试生产阶段,并推进产品认证工作。预计第二个20万吨无取向硅钢项目将于2025年8月投产。”华菱钢铁表示。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4月,总投资130亿元的中普(邯郸)电磁材料新能源用电工钢一期项目在邯郸市经开区正式投产。据悉,该项目采用全国首创的“罩式炉+连续炉”组合生产工艺,实现生产全流程绿色化、数字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据了解,中普电工钢一期项目生产的高牌号无取向硅钢,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按照规划,中普电工钢二期项目将主要生产高磁感取向硅钢,其在配电变压器、电力变压器、风力发电机、光伏逆变器、充电桩等领域应用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