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霍星羽)4月26日,在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以下简称“上海车展”)的宝钢展台区,记者发现“SMARTeX”元素可谓随处可见。无论是工作人员的领带花纹、金色徽章,还是展台与展品上加粗加大的字样,都显示着“SMARTeX”将成为此次宝钢展台的“C位焦点”。
SMARTeX是宝钢汽车板新能源车整体解决方案品牌。身为“钢铁一哥”,宝钢股份在汽车板市场上根基深厚,几乎每两辆汽车便有一辆使用了宝钢汽车板,其客户几乎涵盖全球所有知名车企。宝钢股份与汽车产业链伙伴共同搭建绿色、共生的生态圈。
钢铁龙头展开碳路突围
降碳是整个汽车产业链关心的一大命题,也是宝钢股份提升碳效的外生动力。
4月26日,宝钢股份中央研究院汽车用钢产品开发研究员陈濛潇在上海车展上介绍,宝钢汽车板通过轻量化、低碳冶金两种方式降碳。在这两方面,公司已形成近乎全面覆盖的产品群、解决方案提供能力。其中,轻量化汽车板的发展方向包括特超高强度、功能化、个性化设计等。吉帕钢是宝钢轻量化汽车钢的代表产品。
“未来,宝钢股份的开发目标是减碳30%至70%的全品种汽车板。不过,减碳有成本,成本的升高、碳排放的降低是产业链需要平衡的关键问题。”陈濛潇说。
事实上,除了汽车板业务,整个宝钢股份的降碳表现在行业内都是翘楚。宝钢股份湛江钢铁制造部电炉炼钢质量管理工程师王旭介绍了宝钢股份降碳的全流程。
上游通过风电、光伏、水电、核电等发电方式获取绿电,冶炼钢时还可使用绿氢,并通过“高炉+转炉”降碳,运用近零碳工艺生产各类产品,最后还会通过废钢回收中心实现钢材的循环利用。王旭表示,相较于其他材料,钢是百分百可回收的。
王旭把炼钢形象地比作“做饭”:循环利用废钢、运用低碳工艺相当于改变做饭的原材料和手艺;而使用绿氢则相当于把“烧炭”改为“烧氢”,改变了耗能方式,氢气燃烧产生水,不涉及二氧化碳的排放。
汽车板“隐形冠军”推出低碳车身
宝钢股份是全球汽车板的“隐形冠军”。陈濛潇介绍,宝钢汽车板是全球最大的汽车板供应品牌,也是为数不多能同时供应一、二、三代钢的钢铁企业,热轧、酸洗、冷轧、镀层合金化、电镀锌、锌铝镁、铝硅等品种齐全。
“地上跑的两辆汽车中,就有一辆使用了宝钢汽车板。市场上几乎所有知名车企都是我们的客户。”展会现场的工作人员介绍。
此次车展,宝钢股份展台最引人瞩目的当属两台重磅车身展品。其中,BCB EV®Meta是宝钢股份最新的第六代成果,集成了宝钢汽车板EVI(供应商先期介入)多项最新前沿研发技术,是一套平台化、集成化的白车身平台解决方案。
据悉,它搭载了宝钢股份首发的中国钢厂首个一体式滑板底盘实物“伏兮”,以及一体式双门洞大门环“如翼”、一体式大视野天幕顶“昇”。此外,这一解决方案还运用了特超高强吉帕钢、超低碳排放材料、自研先进工艺技术应用和热成形镀层等。
另一台超轻型高安全纯电动白车身BCB EV®则是宝钢股份顺应汽车行业电动化、低碳化、智能化等趋势,打造的中国钢厂首个新能源汽车白车身。“安全”堪称宝钢汽车板最重视的要素,“安全是汽车社会文明的内核”这一标语也赫然写在展台显眼位置。
除两台明星车身外,宝钢股份还带来130余件展品参展,包括近30件联合汽车用户一起开发的低碳和超低碳零件、升级了8代的电池包、升级了4代的冷热门环、轻量化座椅骨架等。钢、铝、镁、钛、碳纤维等全品种汽车用材集体亮相,体现了宝武集团“钢铁+轻金属材料+综合解决方案”的战略定位。
与产业链伙伴共建绿色生态圈
宝钢股份期与整车厂共同发力,共建绿色生态圈。
上海车展期间,宝钢股份举办了两场“SMARTeX绿色伙伴‘和’计划活动”与生态圈成员共商行业发展。
4月26日,宝钢股份携手一汽-大众发布中国首个通过整车技术认证的低碳排放钢零件。双方合作的低碳排放翼子板零件,其热轧卷原料通过低碳排放钢认证,冷轧及退火镀锌工艺全程使用绿电,实现减碳比例超30%。
4月25日,宝钢股份中央研究院和中汽中心研究院共同举办“新能源汽车新质技术联合研发签约”活动。双方将在数智化、材料应用等方面深度合作,探索国产大模型与钢厂大数据融合等创新方向。
在宝钢展台,宝钢人领带、徽章上随处可见的“SMARTeX”有着特殊含义。SMARTeX中7个字母分别代表解决方案(Solution)、材料(Material)、白车身(Auto)、变革(Revolution)、工艺技术(Technology)、低碳(Eco)、探索(Exploration)7个维度,是宝钢汽车板面向行业和用户重点打造的新能源车整体解决方案品牌。
据悉,宝钢汽车板从提供钢铁材料起步,逐渐发展到包括EVI技术服务、与用户联合开展技术研究、为用户提供综合材料解决方案并进而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到如今面向新能源时代,创新宝钢新能源车整体解决方案SMARTeX。
记者了解到,未来,宝钢汽车板将在车身多元材料应用、一体化集成化解决方案、超低碳排放零件示范等方面持续发力。
文:霍星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