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上海10月19日电(葛佳明) 10月19日,“2025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在上海北外滩开幕,在以“在世界变局中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为主题的国际海运论坛上,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港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宋晓东表示,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核心的新质生产力,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推动航运发生深刻变革,后续航运业可以从技术标准的开放与兼容、绿色能源的全球协作网络以及数字化供应链的协同平台建设等三方面推动航运业的发展。

图为: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裁宋晓东
据介绍,作为全球集装箱吞吐量最大港口的运营商,上港集团将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核心战略,致力于成为科技创新的先行者和产业升级的推动者,为全球港口的智能化提供了“中国方案”。
“我们自主研发的全自动化码头智能生产管理控制系统,不仅助力上海港集装箱自动化作业比例超过15%,还成功服务了以色列海法新港、秘鲁钱凯港、马来西亚民都鲁等多个海外港口,为全球港口的智能化提供了可复制的‘中国方案’。” 宋晓东称,依托F5G、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实现了对港区大型设备的远程精准操控。
港口无人驾驶集装箱车是集装箱码头水平运输环节的“生力军”,其标准化应用将大幅提升码头作业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据了解,上港集团的智能无人驾驶集装箱车已累计完成700万公里,累计转运了60万标准箱,为破解超大型港口集疏运瓶颈提供了有效的路径。
港口作为船舶的“加油站”,在全球各大港口加紧布局绿色燃料加注基础设施,力争在绿色燃料供应中占据有利位置的环境下,目前,上海港已成为全球为数不多的同时具备绿色甲醇和LNG加注能力的港口。
宋晓东称,上港集团积极助力全球航运“低碳转型”,携手船用绿色甲醇产业链上下游伙伴共同推动全链条能力建设。随着绿色甲醇实现批量生产以及中国绿色甲醇产能的持续提升,上海港将有能力为全球船舶提供更加稳定常态化的绿色甲醇加注服务。
对于全球航运业的后续发展,宋晓东提出三点倡议:推动技术标准的开放与兼容、共同构建绿色能源的全球协作网络、共同打造数字化供应链的协同平台。
一是,共同推动技术标准的开放与兼容。无论是自动化码头的操作系统,还是绿色燃料加注,都需要建立一套全球范围内广泛认可的技术标准。全球港航企业及相关标准组织应加强对话,共同构建开放、兼容的技术生态,打破技术壁垒,让创新成果能进一步惠及整个行业。
二是,共同构建绿色能源的全球协作网络。绿色燃料的稳定供应是航运业脱碳转型的关键基础。全球主要枢纽港口应加强合作,共同规划建设全球绿色燃料加注网络,加强在绿色燃料生产、存储、运输等领域的信息共享与合作,共同提升全球供应链的“绿色韧性”。
三是,共同打造数字化供应链的协同平台。新质生产力正推动港口从传统的装卸中心向全球供应链的综合服务平台转变。全球港航企业应与货主、物流服务商等各方深化合作,利用区块链等技术,共同打造更加透明、高效、协同的数字化供应链生态,消除信息孤岛,提升全球贸易的便利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