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包钢股份”)发布2025年三季报。今年前三季度,包钢股份实现营业收入480.80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3亿元,同比增加7.49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包钢股份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达167.51亿元,同比增长14.29%,呈现逐季回升态势。
10月29日,包钢股份相关负责人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经营情况时表示,今年前三季度,包钢股份深入贯彻国家“双碳”战略、制造强国及区域协调发展部署,紧扣“调结构、拓市场、提效率、降事故、强绩效、降成本、优投资、稳质量”经营方针,强化创新引领、业财融合、研产销融合,加速由钢铁产品制造商向钢铁新材料服务商转变,切实服务国家战略与产业升级需求。
在钢铁行业供需格局深度调整、“反内卷”政策持续深化的背景下,产品结构升级是包钢股份业绩增长的重要一引擎。
包钢股份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包钢股份始终坚持‘优质精品钢+系列稀土钢’战略,这是包钢股份在行业调整期实现突围的核心路径。”
今年前三季度,包钢股份品种钢完成711.14万吨,同比提升18.1%;稀土钢新材料产量同比提升8.28%,创同期新高。细分产品中,取向硅钢销量同比激增375.27%,重轨、风电板、汽车钢销量分别同比提升23.59%、38.12%和20.1%,高端产品集群放量态势明显。
面对钢铁行业“成本高企、利润收窄”的普遍困境,包钢股份将“极致降本”作为核心经营主线,通过全链条管控实现质效双升。
“极致降本不是简单压缩开支,而是要构建全链条的成本管控能力。”上述包钢股份相关负责人进一步表示,“我公司通过深化对标行业一流专项行动,强化深化业财融合与全流程成本管控,推进经营质效改革。”
今年前三季度,包钢股份吨钢制造成本在上年降低2.8%的基础上再降2.45%,持续的成本优化为盈利改善提供了关键支撑。
面对国家高端装备、海洋工程等领域材料自主可控需求,包钢股份锚定高端材料自主供给,实施“重点产线产品结构升级”行动,积极拓展高端用钢产品集群。截至目前,包钢股份首发出口美标、欧标高级别铁路钢轨,联合知名车企开发了6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稀土高端汽车板产品、研发20个主流规格的日标和国标海洋工程用H型钢并实现供货,应用于多个国家重点海洋工程项目。
从政策端来看,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提出,2025年至2026年,钢铁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左右,经济效益企稳回升,市场供需更趋平衡,产业结构更加优化,有效供给能力不断增强,绿色低碳、数字化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依托资源禀赋的稀缺性与制造能力的协同性,包钢股份第三季度业绩表现亮眼。包钢股份的‘优质精品钢+系列稀土钢’模式,其核心优势在于独特的资源壁垒与现有业务高度协同,在当前行业去产能、提质量阶段形成了核心竞争力。”北京博星证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研究所所长邢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发布的《工作方案》为钢企指明了更广阔的发展方向:一是向绿色化发展,聚焦低碳与超低排放;二是向高端化升级,增加高端钢材供给;三是向智能化演进,通过数字化提质增效。这共同推动行业走向集约化和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围绕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数字化与绿色化转型为传统产业注入新活力,加上高端化布局,“三化”协同成为包钢股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今年前三季度,包钢股份布局高端化产线改造,实施炼钢厂新建150tRH精炼炉工程、焦副产品技术升级改造项目等25项提质增效工程,为产业链向高附加值环节延伸、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强力支撑。同时通过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CMMM)三级、“两化融合”3A级认证,率先获评内蒙古自治区“先进级”智能工厂,以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升级。
上述包钢股份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将锚定“优质精品钢+系列稀土钢”战略方向,深化产品结构调整,加快产品高质化转型,依托技术攻关强化新质生产力动能。同时,以“极致降本”为主线,深化业财融合推进采购降本、销售增效,聚焦铁水等核心工序对标优化指标,强化高效产线响应能力缩短周期。此外,推进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协同发展,以创新驱动筑牢根基,为“十五五”发展积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