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钢股份钢管分公司自主研发的稀土13Cr高合金耐腐蚀油管成功实现批量供货,标志着其在高端能源管材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该产品已通过多项性能验证,具备优异的耐腐蚀性与高强度特性,适用于复杂油气环境下的深层开采需求,进一步拓展了包钢股份无缝管在高附加值市场的应用边界。
这一技术进展背后,是包钢集团近年来持续强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系统性成果。“十四五”以来,包钢已建成14个国家级和33个自治区级科研平台,形成覆盖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完整创新链条。其中,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累计开展74项课题攻关,攻克11项行业关键技术,并布局12条中试线;白云鄂博稀土资源研究与综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则有266个项目在研,为资源高效利用提供底层支撑。此次稀土13Cr油管的研发,正是依托于上述体系化能力的协同输出。
与此同时,包钢股份与北方稀土拟上调2025年第四季度稀土精矿关联交易价格至不含税26205元/吨,环比上涨37.13%,实现连续第五个季度提价,区间累计涨幅达56.53%。本轮涨价主要受下游氧化镨钕价格驱动——从6月底44.45万元/吨涨至9月底56.2万元/吨,增幅26.43%,叠加国内开采配额增速放缓(2025年仅增5.9%)、缅甸供应中断等因素,供需格局持续收紧。政策层面,国家加强稀土出口管制,进一步巩固战略资源控制力。
市场反应迅速而明确。Wind稀土板块10月13日单日涨幅达9.49%,包钢股份、北方稀土等多股涨停。北方稀土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15.1亿至15.7亿元,同比增长超270%,尽管面临原料成本上升压力,但凭借全产业链优势可有效传导成本。作为核心原料供应商,包钢股份稀土业务盈利能力显著改善,2024年稀土销量达41.98万吨,同比增长20.99%。目前公司股价报2.71元,成交额达62.13亿元,显示出较强流动性支撑。
值得注意的是,市场存在关于包钢股份与北方稀土合并的传闻,若落地将推动形成从矿产开采到深加工的一体化巨擘,提升全球定价权与产业链协同效率。中信证券预测,2024至2027年全球钕铁硼需求复合增长率可达13%,至2027年需求量或达32.9万吨。随着新能源车、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对高性能永磁材料依赖加深,稀土产业正由资源属性向技术与安全属性跃迁。内情不得而知的是,未来监管层面对资源整合的具体态度,以及海外供应链重构可能带来的长期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