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挺有意思。包钢股份刚开完半年度业绩说明会,我捋了捋里面透露出来的信息,加上最近市场的表现,有些地方值得琢磨。
先说数据,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51亿元,同比增长接近40%,这个增速在钢铁行业里不算差。资产负债率也降了0.42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省下6700万,说明“四降两提”不是空喊口号,至少账面上有动作。但投资者显然不满足于这点改善,有人直接问:资源这么好,为啥业绩跑不过北方稀土?股价还趴着不动?
说到北方稀土,市值快是包钢的两倍了,这个问题确实扎心。董事长张昭的回应有点意思,没正面回答差距问题,反而把话题引到股份回购的价格机制上,反复强调交易所规定上限不能超过前30个交易日均价的150%。这话听着像是在解释规则,可实际上回避了“要不要调整上限”这个核心问题。市场都涨了三个月了,公司是不是该考虑顺势而为?但他就是不接招。
另一边,公司在资源端的动作倒是有看点。铌已经进入工业试制阶段,这是个信号——白云鄂博矿里的伴生资源正在一步步被盘活。要知道,那地方不仅是世界第二大的铌储量地,还有巨量的萤石和稀土。现在推进预富集技术突破和产业化,方向是对的。只是成果转化周期往往比预期长,资本市场等得起吗?
再看市场情绪,有点割裂。一边是稀土板块整体走强,两大巨头刚上调了第四季度稀土精矿交易价格,机构也在喊话强化战略地位;另一边,包钢股份这几天主力资金净流出动辄十几亿,融资余额却接连攀升,10月15日还创下近一年新高。这说明什么?短线资金在跑,杠杆资金却在买。或许有人觉得当前位置风险不大,甚至想赌一把政策红利和资源价值重估。
你说它便宜吧,市净率2.38倍,总市值上千亿,也不算特别低;你说它有机会吧,盈利能力比起手握稀土定价权的兄弟单位,还是差了一截。关键是,怎么把地下的资源优势,真正变成财报上的利润优势,这才是破局点。现在喊的战略转型、高端化、绿色化,听着都不错,就看执行力能不能跟上了。
投资路漫漫,愿与大家相伴同行,点赞支持,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