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年旅客吞吐量超1.24亿人次,创历史新高;货邮吞吐量达420.6万吨,排名首次跃升至全球第二。取得如此佳绩的上海机场,仍在奋楫争先、定义卓越。
基础设施、客货规模、枢纽功能、服务能级,无论从哪个国际公认的维度来衡量,上海机场都已不再只是“大型国际机场”的范畴。一个面向“全方位门户复合型国际航空枢纽”的历史性跨越图景,正愈发清晰起来。其中的“全方位”,包括了规模扩张、功能复合、空间覆盖、服务体验、枢纽经济、创新突破。以六个层面的“全方位”,才能更好地服务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
那么,在这一关键跨越中,上海机场做对了什么?
携手中外伙伴,共建全球航网
上海机场客货运量屡创新高的底层逻辑,在于持之以恒地“全球编织”,为枢纽承运人做好新增和加密航班的保障,不懈实现与世界各航点的连接与高通达性。
2024年,上海两场通达全球49个国家、291个航点,其中120个境外航点中,法国马赛、意大利威尼斯、巴林麦纳麦、俄罗斯喀山等均为全国首次通航。
今年以来,上海机场的航线经纬走线更密了。论洲际连接,新增了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摩洛哥卡萨布兰卡、瑞士日内瓦3个洲际航点;谈亚洲网络,恢复了韩国清州、印尼美娜多航线,加密马来西亚吉隆坡等航线;空中“丝绸之路”同样亮眼,今年上海机场首开中亚航线,直通哈萨克斯坦奇姆肯特、阿拉木图和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还新开了蒙古国乌兰巴托等地航线,更好服务于中国与东亚、中亚地区人员经贸往来。
在这背后,是上海机场全力支持主基地航司共同构建通达全球的航空枢纽网络。以东航为例,东航投放运力,新开许多国际新兴市场的航线,如法国马赛、意大利威尼斯、俄罗斯喀山,以及埃及开罗等。更令人期待的,是一条长达2万公里,同时联通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全球最长单程航线”,将在今年12月4日实现,正可谓“两极一线牵,天涯若比邻”。届时,由东航执飞的上海浦东—奥克兰—布宜诺斯艾利斯航线将正式开通。相较于传统的从欧洲、北美中转飞往南美的“北向通道”,该航线选择经停新西兰,再飞往南美,航程更短、飞行耗时更少,还具备过境免签更便利、转机时差更小等优势。
今年5月举行的“2025年航空连通性大会”上,发布了“国际机场协会(ACI)亚太及中东区2024年航空连通性排名”,浦东机场荣膺ACI亚太地区连通性最佳机场第一名。这份荣誉正是对上海机场“全球编织”战略的最有力肯定。
细琢服务细节,传递暖心温度
全方位门户复合型国际航空枢纽的吸引力法则,除了航司航点覆盖的广度和密度之外,还有旅客全流程服务的丝滑体验与暖心温度。
众所周知,枢纽的核心功能是中转,上海机场把今年设为服务品质提升年,以提升旅客服务体验为切入点,努力把上海机场打造成为“全球旅客中转出行首选地”。
在今年的北外滩国际航空论坛上,上海机场中转品牌“沪来沪往·适易中转”作为论坛重大成果发布,品牌兼具枢纽定位和上海特色,聚焦“产品+服务+效率”综合转型升级,形成了“三客三货”六大中转产品和“四适四易”八大中转服务。
在中转产品上,依托连通全球的航线网络、便捷的中转流程与设施,以及与市域线、高铁、地铁的高效衔接,上海机场已经形成“国内+国际”“空空+空地”“浦东+虹桥”“客运+货运”全业务类型的中转产品。在中转服务上,也已经形成了全链条中转服务,旅客们既能“舒心适憩”“贴心适住”“乐购适享”“半日适游”,还能体验“指引易达”“网络易连”“行李易查”“消费易付”,体验度、舒适度、满意度都有了进一步提升。
今年,浦东机场启用了T2国际、港澳台中转厅,推出国际通程联运业务,扩大跨航司中转服务范围,为旅客提供更为便捷的“行李直挂、一票到底”转机服务。考虑到享受免签政策和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来沪的国际旅客占入境外籍旅客总量比重已超过50%,实施出发安检通关24小时服务,更好方便深夜转机、乘机旅客尽早进入候机区休息。
在候机区,为中转旅客提供不同层次的休憩服务,推出了30个机场睡眠舱、11间24小时淋浴间,打造多处旅客集中休息区,有沙发、躺椅,提供24小时充电,便利店和餐饮店铺提供守底服务保障。又如“浦乐GO”服务,旅客在上海机场微信小程序上实现扫码点单、闪送以及楼内导航。旅客可在登机口点外卖,且其选择不局限于安检区内商家,外部商家的产品也可以一键下单后配送至登机口。
深夜的上海机场,阐释了这座城市“门面”对客人们的所有善意与诚意。淋浴间的水珠清洗了疲惫,驿站和休息舱的舒适静谧消弭了时差……上海机场高品质的旅客全流程服务保障,正吸引着全球旅人在此完成时空转场,“中国入境旅游第一站”的招牌愈发闪亮——2024年,浦东机场旅客中转量达1200万人次,居境内机场首位,中转率15.7%,相比2019年增长了近30%。
为了进一步提升旅客行李提取效率,上海机场跨前牵头海关、边检等单位,联合主管部门、航司等成立“行李1040服务提升”工作专班,现已实现正常情况下进港航班首件行李在旅客到达行李转盘后10分钟内可提取,末件行李40分钟内可提取。为体现截载时间“极致压缩”的成果,虹桥机场承诺面向无托运行李旅客,除港澳台之外所有国内航班的旅客截载时间均缩短至起飞前30分钟。就在11月5日,虹桥机场还实现了智能通关,符合条件的内地和港澳台居民在边检智能通道实现了“刷脸”即可通行。
上海机场对服务的极致雕琢,还藏在苏州两座国内功能最全的异地城航楼内,藏在航站楼外籍人员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里,藏在两场“爱心通道”与地铁、磁浮、高铁等交通方式的无缝衔接中,藏在近200名上海机场外语志愿者为外籍旅客提供的热情周到的帮助里,还跃然于浦东机场提供的8国小语种翻译和境外旅客外卡支付成功的连连惊喜中。
目前,浦东机场已蝉联5年ACI服务质量测评排名全球第一,多次荣获亚太地区4000万以上级最佳机场;虹桥机场连续十年荣膺民航资源网(CAPSE)最佳机场奖项,还拿下国际航空运输评级组织(Skytrax)“全球五星机场”殊荣。在上海机场,世界更加容易地抵达中国,也让中国更加方便地走向世界。
聚焦枢纽提效赋能物流升级
旅客可用满意度为机场品质和服务打分,货物虽无言,却能以巨量吞吐投出信任票。在这背后,是上海机场在严守安全底线基础上对航空物流效率与便利度的追求。
浦东机场货站。
目前,跨境电商作为贸易新业态,在机场总货邮吞吐量中的比重已提升至14%。为有效提升跨境电商货物在空港口岸的操作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上海机场积极破题,牵头和联合相关部门,实现了一系列的机制创新与科技赋能。
比如,跨境电商货物中有大量弱磁类、美妆类和内置锂电池等特殊敏感货物。为了确保航空安全,其运输要求往往会更加严格。为此,上海机场对标国内外相关法律规则,推出了特殊敏感货物运输便利化方案,建立上述敏感货物的便利化运输清单,厘清运输条件和运输链中各方职责,进一步简化出港货物的收运流程,在兼顾安全的同时,提升运输效率、帮助企业降低运营成本。
上海机场还积极响应IATA倡议开展创新实践,以建立信用管理机制为抓手,联合各方推出覆盖机场、航司、托运人、货代的特殊敏感货物运输安全互信社区。社区成员共同制定相关的指标评价体系,公开评估结果和排名信息,推动行业内信息透明共享、促进从业者及时发现和改进问题,从源头上提升特殊敏感货物运输安全性,为行业树立实践典范。
为了更好发挥浦东、虹桥两大机场航线网络互补优势,优化航空货物中转时效,上海机场积极推动两场航空货物远程驳运安保试点落地。2023年12月,一批总重2.46吨、出口阿姆斯特丹的电子产品,先自广州空运至上海虹桥机场,又通过施加电子关锁并加装GPS、电子标签识别、视频监控设备的专用车辆,经全流程信息化、可视化监管,转运至上海浦东机场西区货站,翌日随航班运往荷兰。两场货物互转监管模式的创新开展,让出口转关货物操作的便利度更进一步。
又如,为方便长三角制造出口,今年4月7日,“上海机场—苏州前置货站”在苏州工业园区综保区启用,成为全国首个跨省市、跨关区的航空前置货站。该货站被智能化系统赋能,货物在苏州“家门口”完成查检等前置作业后,可直达上海浦东机场,实现“即装即出”,在提升通关效率的同时,企业地面物流成本降低10%以上。上海机场还携手监管单位、空运企业,共同打造了上海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空运通AviPort”,推动平台与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融合。今年,上海机场集团旗下浦东机场货运站有限公司(PACTL)先后与埃塞俄比亚航空集团、墨西哥汉莎货运物流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合作设立PACTL在亚的斯亚贝巴机场和墨西哥城机场的海外货站,进一步提升上海畅连全球的货运服务保障能级。
适度超前规划加快枢纽建设
上海机场秉持“适度超前”的规划设计理念,有序推进重大基础设施改扩建。2020年,民航局发布关于浦东机场总体规划布局调整的批复,为提高上海国际航空枢纽地位,满足快速增长的旅客出行需求,在浦东机场卫星厅南侧规划T3航站楼,设计容量5000万人次,将实现100%靠桥率、100%联程航班、100%行李自动分拣、60分钟中转时间的“360”运营服务目标,更好服务长三角区域互联互通,服务公众高质量出行,满足基地航空公司中长期发展和枢纽运营需要。
作为“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工程和上海市重大工程,2022年1月4日,浦东机场四期扩建工程开工,各项工程建设节点有序推进。去年11月20日,其核心工程T3航站区主体工程开工;今年10月21日,四期工程的重要货运基础设施“浦东机场智能货站”项目亦迎来关键节点。这天,由上海机场物流与东航物流共同合资成立的智汇港公司,与瑞士国际空港服务公司(Swissport)签署运营服务管理合作协议。智能货站结合了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物流技术,将大幅提升作业效率,实现货物处理系统自动化、货物安检流程化、建筑设施智能化,作业环节全流程可视可控可追溯。智能货站是浦东机场优化资源配置、做大业务增量的重要项目,预计今年底投运,力争成为全国乃至全球货运站智能化运营新标杆。11月5日,第八届进博会首日,上海机场又与意大利地中海航空货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浦东机场为亚太核心枢纽,打造更高效的中欧货运航线网络。
当T3航站楼的钢结构逐渐成型,当中外旅客在上海机场抵离、中转更加舒心便捷,当海外货站开始运转、智能货站效率持续突破,上海航空枢纽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的龙头,正全力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并代表中国民航参与国际竞争。这座兼具流量规模与品质精度的航空枢纽,必将以跨越之姿和硬核实力,在全球航空版图中刻下更鲜明的中国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