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4-29 21:41:00 股吧网页版
解码环保产业新变局:技术破界、赛道突围、整合致胜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作者:高志刚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高志刚)近日,第26届中国环博会在上海举行。这场行业大会释放出的鲜活信息,如同一面多棱镜,折射出环保产业变革的新方向。

  全联环境商会会长李其林在同期举办的2025中国环境技术大会上表示,环境产业正在经历业态重构与模式重组的深刻变革。行业不再单纯依赖基建投资和规模扩张的传统发展方式,而是转向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时期。

  从产业发展现状来看,这场变革呈现出三大特征:首先,环保产业积极拥抱人工智能,为行业发展注入智慧动能;其次,新兴赛道不断崛起,新的商业模式与前沿技术应用竞相涌现,为产业注入新的活力;第三,行业并购整合步伐明显加快,不仅有效提升了产业整体竞争力与抗风险能力,更为行业实现裂变式增长注入强劲动力。

  积极拥抱AI 技术创新成突围之钥

  “小舜,通知张英,排水出现异常。”当系统自动识别排水异常后,故障信息即刻呈现在智慧大屏,定位数据同步推送至工作人员手机端。工作人员随即呼叫维修人员,整个过程流畅而高效。

  这是在第26届中国环博会上,舜禹股份工作人员向上证报记者演示公司智慧排水管理平台的一个场景。

  这并非个例。先河环保、聚光科技等行业领军企业纷纷携融合物联网、AI算法“黑科技”亮相。这些创新技术通过实时数据分析和源头防控技术,推动环境治理从“末端处理”向“精准溯源”转型,为环保工作装上“智慧大脑”。盈峰环境推出的“无人驾驶清洁机器人”更是集成了无人驾驶、人工智能、线控底盘等前沿技术,实现无人作业、远程操控、智能识别垃圾,以及自动泊车、充电、加水等全流程自动化,通过普扫、巡扫等多模式灵活切换。

  透过这些创新产品不难发现,人工智能正以多元姿态深度融入环保产业。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席北斗表示,高质量发展亟需增强战略性生态环境科技供给。当前生态环境治理呈现多学科交叉融合特征,新能源、新材料与人工智能等多领域的技术融合,将为行业带来颠覆性突破。

  环保上市公司年报数据也佐证了这一趋势。首创环保在2024年年报中明确表示,利用AI技术赋能传统产业,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重要的行业发展趋势。在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上,公司进一步发布《2025AI+行动计划》。

  首创环保集团协同创新研究院院长蔡然表示,该计划并非跟风,而是立足行业本质、围绕核心能力展开的系统性升级。

  “未来我们希望通过AI重塑认知、重塑流程、重启效率,打造一家真正面向未来的智能型企业。”蔡然的表态,彰显出环保企业拥抱AI、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坚定决心。

  传统领域放缓新兴赛道快速崛起

  当前,环保产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结构性变革。曾经支撑行业发展的传统领域增长乏力,而新兴赛道凭借技术创新强势突围,正悄然重塑整个产业格局。

  污水处理、固废处理等传统环保业务,长期以来都是行业主力军。然而近年来,这些领域的发展遭遇多重瓶颈。以污水处理为例,传统工艺处理效率低下,难以满足日益严格的水质标准。同时,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张,污水处理需求持续增长,现有设施的扩建和升级却面临土地资源紧张、建设成本高昂等难题。

  资本市场的表现,也印证了传统环保业务的困境。据上证报记者统计,截至4月26日,93家已披露2024年年报的环保A股上市公司中,13家水务运营企业全年合计营收692.37亿元,同比下滑2.53%;尽管归母净利润整体增长23.08%,但超半数企业仍出现净利润同比下滑的情况。

  与传统业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兴环保赛道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中研普华预测,到2030年,中国环保产业规模将突破6万亿元。其中,氢能储运材料、废旧电池回收技术等领域投资热度高涨,预计将带动相关设备市场规模超2000亿元;环保物联网与AI驱动的污染预警系统更是潜力巨大,年复合增长率有望超过25%。

  在第26届中国环博会上,记者看到了新兴赛道崛起的澎湃力量。据悉,超500家“新面孔”参展商聚焦工业废水零排放、VOCs治理、膜材料、资源化等细分领域,彰显“技术驱动”的发展核心。展会特设的资源循环利用、风光电组件回收、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等特色展区,更是人气爆棚,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潜力。

  首创环保在2024年年报中介绍,传统环境产业逐渐进入成熟期,叠加“双碳”目标要求,生态环保行业主线正由末端治理向源头治理、协同治理、资源循环、绿色低碳方向切换。

  这意味着环保行业已进入关键换挡期,传统的投资驱动模式难以为继,企业纷纷踏上转型之路,探寻新的增长引擎。

  并购重组潮涌行业加速整合

  在“双碳”目标稳步推进、环保政策持续加码的背景下,环保产业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结构性变革与行业洗牌。

  首当其冲的是行业内的中小企业。技术同质化严重、资金链紧张等问题,让众多中小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举步维艰。这一困境直接反映在资本市场上:环保上市公司转让控股权的现象日益增多。

  4月7日晚,太和水发布公告,控股股东、实控人何文辉拟协议转让股份并委托表决权,交易完成后,公司实控人将发生变更。据统计,自2024年至今,已有中创环保、兴源环境等超10家环保类公司易主。

  今年以来,水务板块的控制权变动尤为活跃,万德斯在3月引入瑞源国际作为股东后,转为无实控人状态;茂名市国资委入主深水海纳也在稳步推进中;博世科则于2月完成实控人变更,广西国资正式入主。

  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头部企业通过大规模并购整合,不断拓展业务版图,在行业变革中抢占先机。远达环保在2024年启动重大资产重组,计划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将五凌电力100%股权与长洲水电64.93%股权收入囊中,并同步募集配套资金,交易总对价高达277.36亿元,堪称行业整合的“大手笔”。

  在港股市场,行业整合同样如火如荼。今年3月21日,中国水务联合银龙及银龙水务投资有限公司(下称“银龙水务”),与泰康资产签订股权投资协议。根据协议,泰康资产将以现金方式向银龙水务投资15亿元,进一步深化在智慧水务、农村供水等领域的战略布局。

  除上述企业外,深圳能源、重庆水务、圣元环保等众多环保企业也纷纷加入并购行列。

  业内专家表示,当前环保产业正处于关键转型期。对企业而言,这既是充满挑战的艰难时刻,也是重新定义行业格局的重大机遇。在这场变革中,唯有主动求变、敢于创新的企业,才能在新的市场环境中站稳脚跟,赢得未来。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