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15 11:16:20 股吧网页版
乐视再次炮轰熊猫家电 两个边缘玩家纠纷背后是一个时代的落幕
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王珍

  乐视电视近日发布公开信,指责南京中电熊猫家电有限公司拖欠1495万元赔偿款并通过更名、破产逃避债务。自身拖欠外界十几亿元的乐视电视,如今重提三年前的千万债权,是否想在双11博眼球?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乐视对此给予否认。

  纠纷何起?

  十年前,乐视曾是中国互联网电视的探路者之一。不过,后来乐视网资金链断裂,濒临退市。2018年4月,乐视网旗下负责电视业务的子公司“乐视致新”更名为“乐融致新”,并得到京东、腾讯等企业18.5亿元的投资。在当年年底的竞拍中,融创中国替代乐视网,获得乐融致新的控股权。自2019年起,乐融致新不再并入乐视网的范围。

  2019年初,处于业务调整期的乐视电视(简称乐视),为寻求稳定的生产合作方,将目光投向了拥有央企背景的南京中电熊猫家电有限公司。2019年初至2022年3月期间,乐视累计委托南京中电熊猫家电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代工40万台电视,采用“预付定金+全款提货”模式,采购额近4.5亿元。

  然而,部分合作新品上市不足一年,便频繁出现屏幕横竖线、漏液等故障,坏屏率接近20%。南京中电熊猫家电有限公司曾起诉上游成都屏厂并获600万元赔偿,但没有给乐视一分钱。为了保障用户售后服务,乐视电视表示已陆续垫付超1400万元售后费用,涉及换机、换屏等一系列服务。

  针对质量问题,乐视曾与南京中电熊猫家电有限公司方面多次交涉。2022年8月,乐视发布公开信,指责南京中电熊猫家电有限公司代工产品频出质量问题,对售后事宜推三阻四。2022年10月,在质量争议未解决的情况下,南京中电熊猫家电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遣散员工、关闭工厂,切断了与乐视的售后及沟通渠道。

  协商未果后,乐视2021年起通过司法途径维权,相关案件立案时间在2021年12月。据2024年1月8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的民事判决书【(2022)京0105民初16025号】,法院初审(即“一审”)判决南京中电熊猫家电有限公司及其东莞分公司向天津智融创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乐融致新的全资子公司)赔偿1347.21万元。

  后来,诉讼双方均有不满,分别提出上诉。据2024年6月25日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的民事判决书【(2024)京03民终5608号】,法院维持一审的判决。

  不过,在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作出判决的4天前,南京中电熊猫家电有限公司在2024年6月21日更名为“南京静业家电有限公司”,剥离“中电熊猫”的央企标签。

  乐视再次诉诸法律,要求南京静业家电有限公司及其东莞分公司承揽合同纠纷,承担2023年7月至2024年12月的质保费用。据2025年6月30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的民事判决书【(2024)京0105民初49133号】,法院判决南京静业家电有限公司及其东莞分公司向天津智融创新有限公司赔偿约69.9万元。

  乐视相关人士10月14日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乐视公开信中提及的南京中电熊猫家电有限公司(现更名为南京静业家电有限公司)所欠1495万元赔偿款,包括判决赔偿款、保全费、诉讼费和迟延履行金。

  一个时代的落幕

  即使有三份法院判决书在手,但是乐视仍然难以维权。2025年9月1日,南京静业家电有限公司被关联企业东莞中电熊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申请破产。

  据企查查,南京静业家电有限公司由熊猫电子集团、南京中电熊猫信息产业集团分别持股61.4648%和35.9662%,熊猫电子集团为南京中电熊猫信息产业集团全资子公司,南京中电熊猫信息产业集团由中国电子有限公司控股80.7183%,而中国电子有限公司由央企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简称“中国电子”)控股81.6575%。 而东莞中电熊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由南京中电熊猫信息产业集团全资控股。

  第一财经记者通过打电话、发邮件的方式,尝试向南京静业家电有限公司询问拖欠乐视赔偿款事宜,均未能联系上。记者致电东莞中电熊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询问南京静业家电有限公司破产及拖欠乐视赔偿款事宜,接电话的工作人员称不太清楚。

  乐视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乐视曾多次向南京当地部门、中国电子纪检监察以及国家负责国资监管和清欠企业账款的相关部委,反映南京中电熊猫家电有限公司拖欠款项事宜,得到回复是不予处理或需等待法院执行。

  为何不在9月发声,而拖到10月发公开信,是否为“双11促销”而博眼球呢?对此,乐视相关人士解释道,原计划在9月发声,但9月有缅怀先烈的事宜,之后恰逢国庆与中秋双节叠加,所以决定双节后再发表公开信。

  据公开信,乐视电视业务现在还欠着外界十几亿元。对此,乐视表示深感愧疚。

  如今,相比六年前,乐视电视面临的竞争更加激烈,它在市场中的地位被进一步边缘化。据奥维云网(AVC)的数据,2025年截至10月5日,乐视在中国大陆彩电市场的线上、线下渠道,均没有在TOP 20的名单中。2019年,乐视超级电视曾经一度还在互联网电视行业品牌20强榜单上。

  一家调研机构的电视产业链资深分析师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从出货量统计看,在主要品牌中看不见乐视电视的身影,乐视电视基本上被放入占比在2%左右的其他品牌里。国内电视市场有明显的品牌聚集效应,前八大品牌的出货量份额维持在95%以上。

  记者在京东商城看到,今年双11促销期间,乐视65、85英寸电视价格分别为1999元和3499元。上述分析师认为,乐视自营店的这两款产品并不算超低价,如果与小米的子品牌红米、创维的子品牌酷开、海信的子品牌Vidaa相比,价格并没有明显优势。

  与乐视一样,南京中电熊猫家电有限公司(现名南京静业家电有限公司)在国内彩电代工市场也是一个边缘化的参与者。据上述调研公司的数据,南京中电熊猫家电有限公司并未在其全球专业电视ODM代工工厂的统计范围内。

  随着中电熊猫淡出液晶面板领域,其关联公司在电视代工领域的竞争力也在减弱。2020年下半年,京东方公告,出资收购南京中电熊猫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的股权,当年12月底,京东方正式接手南京中电熊猫8.5代线。

  2025年10月,南京中电熊猫信息产业集团启动2026届毕业生的校招,其核心业务包括防务装备产业板块、数智装备产业板块,电视、显示产业已不是其核心业务。

  乐视超级电视2013年至2016年曾凭借创新的互联网模式和性价比,一度成为国内智能电视市场的主要玩家,高峰期年销量近600万台,市场排名前三。无奈经历资金链断裂及后期重组,如今被日益边缘化,拖欠十几亿元,又被拖欠千万元。而中电熊猫曾主导研发中国第一台电视机,还曾是中国电视面板的重要供应商,但如今在彩电、面板市场已难觅踪影。两者的纠纷折射出中小企业维权的艰难及旧时代的落幕。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