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讯】(记者邱清月)进入4月以来,A股市场上电池板块表现活跃。截至5月15日收盘,宏工科技区间涨幅高达153%。宁德时代从4月9日持续反弹,累计上涨21%;天宏锂电区间累计涨近35%。
据统计,锂电池产业链盈利同比增幅亮眼,盈利能力环比显著提升,资产减值损失环比大幅减少。今年第一季度产业链实现营收2353.66亿元,同比增长12.62%;归母净利润183.40亿元,同比增长27.44%,环比增长63.06%。
延续去年下半年态势,2025一季度动力、储能企业处于高排产与满交货状态。一季度中国锂电池出货量314GWh,同比增长55%,其中动力、储能电池出货量分别为210GWh、90GWh,同比增长分别为41%、120%,预计4月锂电排产总体环比提升。
下游市场景气度带动头部电池企业掀起新一轮扩产潮。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高科、赣锋锂电等扩产动作提振了整个行业信心。仅1-3月,宁德时代分别在福建、山东、河南等地新增了6个产能项目,包括两个设计年产能达40GWh项目,两个设计年产能达60GWh项目。
更直观的体现在于,从1-4月行业订单动态来看,从正负极、电解液、隔膜到设备再到电芯领域,中国锂电企业斩获多个百亿大单。
东莞证券认为,经历2023年大幅去库存后,2024年以来维持存货高周转。由于下游需求保持快速增长,2025年第一季度锂电排产淡季不淡,库存总体小幅回升。固态电池产业化持续推进,材料体系和设备环节迭代升级需求将带来新增长点。
从需求端看,动力电池是现阶段锂电池需求规模最大的场景,新能源汽车整车厂为固态电池设定的上车时间表为固态电池产业化起到推动作用。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2025年第一季度,国内固态及半固态电池项目投资约188亿元,涉及产能达48.3GWh,主要投向新能源汽车和高端储能场景。
今年2月份,比亚迪透露将在2027年左右启动全固态电池批量示范装车应用,2030年后实现大规模上车。此外,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计划2026年实现固态电池装车;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计划2025年实现全固态功能样车首发,2026年完成装车验证,2027年逐步推进量产;上汽集团新一代固态电池将于今年年底在全新MG4上量产应用,2027年上汽集团首款全固态电池“光启电池”将落地。
4月28日,工信部发布的《2025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提出,要推进动力电池耐久性、热管理系统等标准审查报批,加快全固态电池、动力电池在役检测、动力电池标识标签等标准研制,不断优化动力电池性能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