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奕智能拟以现金收购华泽电子55%股权,正式进军智能汽车座舱赛道——这则消息在11月19日晚公告后迅速引发市场关注。交易完成后,辰奕智能将控股华泽电子,切入车载智能交互领域,构建“智能遥控器+智能家居控制器+智能汽车座舱产品”三大业务支柱。
根据公告,此次标的公司华泽电子专注于汽车智能座舱核心组件的研发与生产,主要产品包括车载语音识别麦克风、数字麦克风(A2B)、主动降噪麦克风(ANC)、胎压传感器、RNC加速度传感器及USBBOX等,广泛应用于国内头部车企的智能座舱系统。业绩承诺方面,其2025至2027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4700万元、4800万元和5500万元,三年累计不低于1.5亿元。这一数字若能兑现,将显著增厚辰奕智能的盈利水平。
对辰奕智能而言,这次收购不仅是业务外延式扩张的关键一步,更是应对当前经营压力的战略突围。公开数据显示,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6.04亿元,同比下滑2.40%,归母净利润为2144.61万元,同比下降34.50%。尽管此前已布局智能家居和物联网领域,但传统遥控器业务仍占收入七成以上,增长乏力的问题日益凸显。
而华泽电子的技术积累恰好与辰奕现有能力形成互补。双方在软件算法、结构设计等方面具备共通性,客户资源也呈现明显协同效应:辰奕在小米、华为等消费电子领域的渠道可助力华泽拓展智能硬件场景,而华泽背靠主流整车厂的供应链体系,也能为辰奕打开车规级市场的大门。
我看这次收购:转型决心明确,但考验才刚开始
说实话,看到这个动作,我是有点意外的——一家主营遥控器的企业,突然跨入门槛高、认证周期长的汽车电子领域,胆子不可谓不大。但我更愿意把它理解为一次清醒的自救。当主业陷入瓶颈,与其在红海中内卷,不如果断向高成长赛道迁移。
从战略方向上看,这步棋走得没错。智能汽车座舱正处在爆发前夜,语音交互、主动降噪、多模态感知等需求快速释放,华泽电子的产品线恰好卡位其中。如果整合顺利,辰奕有望从“家电配件商”升级为“智能交互方案提供商”。
不过我也清楚,理想很丰满,现实有风险。首先,三年1.5亿的业绩承诺能否达成,尚需观察;其次,现金收购意味着资金压力,后续是否影响现金流稳定还需评估;再者,跨行业管理、技术融合、客户协同都不是一纸协议就能解决的事。
二级市场上,股价已做出积极反应——截至11月20日收盘上涨2.31%,报37.16元,接近短期压力位37.77元。MACD出现金叉,短期走势偏强,但主力资金近五日整体呈流出态势,说明机构态度仍偏谨慎。
总的来说,我认可辰奕这一手“跳出舒适区”的操作。它未必立刻扭转业绩颓势,但至少让市场看到了转型的决心。接下来的关键,是看执行——能不能把纸上蓝图,变成实实在在的增长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