骏鼎达推2025年股权激励,释放发展信号
深圳市骏鼎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301538)近日公布《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引发市场关注。根据公告内容,本计划拟向激励对象授予的第二类限制性股票合计不超过 78.4万股,约占公司当前总股本的 1.00%。其中首次授予72.67万股,涉及激励对象共 85人,包括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及核心骨干员工;另有预留权益5.73万股,占总量的7.31%。股票来源为公司向激励对象定向发行A股普通股。
此次激励计划的授予价格定为 38.33元/股,采用第二类限制性股票模式,即激励对象在满足归属条件后分批获得股票。首次授予部分将在授予日起满12个月后分三期归属,比例分别为30%、30%和40%。整个计划有效期最长不超过120个月。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明确表示不为激励对象提供任何形式的财务资助,资金来源由激励对象自筹。
从合规性来看,骏鼎达已在自查表中确认:公司未出现不得实施股权激励的情形,激励对象亦符合相关规定,且所有在有效期内的股权激励计划所涉股票总数未超过总股本的20%,单个激励对象获授股份未超1%,整体设计符合监管要求。
激励机制背后的深意
看到这份草案,我第一反应是:这家公司开始认真做长期人才绑定了。85名核心人员被纳入激励范围,覆盖了从管理层到技术骨干的关键岗位,说明骏鼎达正在试图构建一个更稳定、更有动力的核心团队。尤其是在当前主力资金连续净流出、股价处于空方主导区域的背景下,推出股权激励,更像是在传递一种信心——公司对未来有明确预期,也愿意让核心成员共享成长红利。
而且,这次没有设置过高门槛,但也没有“白送”。第二类限制性股票本身带有业绩绑定属性,虽然具体考核指标未在摘要中披露,但从其分三年归属的设计来看,显然希望实现“留得住、干得好”的目标。这种渐进式兑现机制,能有效避免短期套利行为。
不过我也保持一定审慎态度。当前行业层面,塑料制品板块整体资金面偏弱,五日净流入为负值,公司自身股价也在震荡下行通道中。此时推激励计划,虽有稳军心之效,但也意味着后续需用实实在在的业绩来支撑估值与行权条件。如果未来几年盈利增长不及预期,那么再好的激励框架也可能沦为一纸空文。
总的来说,我认为骏鼎达这一步走得合理且必要。它不是一场炒作,而是一次制度化的内部治理升级。关键在于,接下来能否借力这一机制,真正激发组织活力,在细分材料领域打出更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