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高科技:301510固高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2 [下载原文]
证券代码:301510 证券简称:固高科技
固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编号:2025-008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 特定对象调研 ☐ 分析师会议
☐ 媒体采访 ☐ 业绩说明会
☐ 新闻发布会 ☐ 路演活动
现场参观
☐ 其他
Falch* Morten AP Moeller
Yu Angela BlackRock
Li Xiao Caisse De Depot
Wang Ariel Gemway Assets
Cheung* Elvin Jarislowsky
Shrestha* Monika Lazard
Yang Effy LGT Capital
Gu Nigel Marshall Wace
An Joo-he Mirae
参与单位名称及人员姓 Zhang Alan Ox Capital
Hoh Fredy Retail Employees Superannuation
名 Chen* Fun Sim The Great Eastern Life Assurance
Wong Kenly UBS
YIU William UBS
Koh Alan UBS O'Connor
Zhu Julia Valliance
Liu Simon 3w Fund
Hou Aaron China Life Franklin
WangNathan Elevation Capital
DongMatthew Grand Alliance
ChenJunbin Perseverance
Han Alexander Point72
LEE MINGHSUN BofA
Yikai Liu BofA
Fiona Liang BofA
Wang Yinghui 美银
时间 2025年9月2日
地点 深圳市南山区粤兴一道香港科技大学产学研大楼五楼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姓名 董事会秘书李小虎先生
1、请介绍下公司,产品以及公司的机遇?
公司整体上归类为工控系统与核心部件类公司。公司主要的直
接客户为数控机床、半导体/泛半导体加工设备、机器人、3C自动
化加工设备等机电主机企业。公司与直接客户主要服务于制造业,
并为制造业提供生产力解决方案。
立足当下,公司的战略发展机遇在于规模巨大的制造业高端化
结构转型。基于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成果,中国大陆整体制造业规
模已经超过40万亿;伴随制造业规模快速壮大,产业的发展进入了
内部结构向着以半导体芯片、飞机、车、船舶与高铁等高端制造、
新质生产力转型的先进制造阶段。这种结构优化使得对以半导体加
工装备、高端数控机床为代表的高端、微纳加工装备,面向高精尖
的生产力技术解决方案的需求日益凸显。纵观欧洲、北美、日韩这
些工业强国的发展历程,大致也都经历过类似的从一般制造业到先
进制造业、从通用自动化装备到高端装备的演变阶段。公司认为大
陆目前正在进行类似的转换。
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 公司紧跟产业需求,依托相关技术沉淀,突破技术瓶颈,重点
容介绍 推进技术与产品在半导体/泛半导体加工设备、中高端数控机床、
机器人、3C自动化精密加工设备等高端设备领域的应用落地,以期
取得较好的市场收益。
2、请介绍下公司目前的营收结构,比如在数控机床、半导体设备
等的营收占比情况。
公司目前在半导体/泛半导体领域的营收占比约14%。在数控、
工业激光设备领域占比30%+,在3C自动化设备领域占比24%+,在通用自动化领域的营收占比不到10%。在机器人领域的营收目前占比较低,只有一至两千万元的体量,主要来自于工业、物流机器人领域的贡献。
3、面向机床、半导体/泛半导体装备领域,提供核心部件与系统的过程中,固高面临的主要困难是什么?
高端装备领域,直接与国际同行竞争,技术与产品本身过硬是必备的起点,技术方面虽然面临挑战但却不是最难突破的壁垒。
最难突破的仍然是生态准入。在半导体/泛半导体、高端数控领域,国际领先同行已经用数十年、甚至上百年构建起了非常深厚的行业生态与认知门槛。迈过这个门槛,确实需要较长时间、多方面的努力才能有所机会。
目前最大的机遇就是团队贴近并跟进大陆地区规模庞大且正快速高端化转型的制造业对高端装备的需求;与此同时,每年产业培养了大量的工程师。公司在前面发展中,核心部件与系统领域已在半导体后封装、数控机床领域形成了一定应用积累,借助目前贴近市场与充分的工程师资源,有较好的机会彻底在生态圈站稳。4、面向半导体设备与高端数控机床的核心部件、控制系统的竞争格局怎样?
以中高端数控机床、半导体设备为代表的高端装备核心部件与系统主要供应商是西门子、Fanuc、海德汉、三菱、Aerotech、ACS、ELMO、科尔摩根、欧姆龙、倍福等。此领域的机遇与挑战同样巨大。5、从技术角度出发,公司的技术路线是否符合行业发展需求?运控与PLC有什么异同?
机器人、机床等机电主机设备内基本都会有一个或多个控制单元。这类控制单元在行业演变中大致成为PLC、GMC两条路线。伴随工业自动化的发展,PLC出现早一些;GMC即运控,出现相较于PLC稍晚。GMC更多是响应比如高速、高精度、微纳加工场景下的复杂控制需求出现的,相较于PLC,GMC导入了更多的数学方法来实现机构的微观过程管理。
全球范围内,PLC的发展更为规范,工业应用更为集中,规模
也更大。GMC则是应用领域更为宽泛,在消费类、工业类、军工中
都有不同程度的应用。发展至今,PLC、GMC在工业领域也有一定程
度的融合。中高端PLC产品中在导入Motion(运控)功能;GMC产品
中也有名为PLC-BASE GMC的细分品类。
5、怎样从GMC切入到机器人小脑领域,公司有什么优势?
GMC也就是运控系统,从公司观察来看,其技术大致与市场上
定义的机器人小脑范畴相通,能涵盖“机器人小脑”领域。
从公司自身发展历程来看,公司在机器人领域已有十多年的技
术、产品经验。公司控制、驱动、电机、通信、编码器及其他部件
与系统产品能契合并满足各种构型的机器人需求,公司会寻求适配
自身的技术、产品特点的商业对象,并展开更为深入的工程、商业
合作。
6、目前运控市场的竞争情况怎样?
如果从整个运控领域来讨论,则此问题有些宽泛。在此方面,
公司暂时也没获得准确且广泛认同的第三方分析报告。从企业自身
体感出发,相较于聚焦行业竞争,更为有意义的是根据具体发展情
况,选择适当的目标应用市场空间。
从公司的观察来看,以半导体/泛半导体设备、高端数控机床
为代表的高端微纳伺服加工设备领域的部件与系统整体,在中国大
陆大致有三至五百亿的空间。这个市场目前的供给主体仍然是国际
同行,公司与国内同行在这个领域的机遇与挑战同样巨大。
附件清单(如有) 无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评论该主题
帖子不见了!怎么办?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