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达海大手笔激励181人,253.15万股限制性股票落地
今日,南京通达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301378)正式宣布,向181名核心员工首次授予253.15万股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15.58元/股,授予日为2025年10月20日。这一动作标志着公司2025年股权激励计划迈出实质性一步。本次授予的股票占公司当前总股本的2.6206%,涉及对象包括董事、高管、中层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骨干,其中核心员工获授比例高达60.23%,中层管理人员占比超30%,充分体现了公司对一线业务与技术人才的重视。
此次激励采用第二类限制性股票形式,股票来源为公司定向发行A股普通股。整个激励计划拟授出265万股,预留11.85万股用于后续激励。归属安排上,首次授予部分将分三批进行,分别在授予日起满12个月、24个月和36个月后归属,比例为20%、40%、40%,最长有效期不超过48个月。值得注意的是,激励对象不包含独立董事、持股5%以上股东及其亲属,也未纳入外籍员工,确保激励资源向真正推动公司发展的内部骨干倾斜。
激励背后:人才驱动还是业绩压力?
看到这份名单,我第一反应是:这是一次典型的“广覆盖、重基层”的激励策略。六位董监高每人仅获2.1万股,合计不到13万股,而135名核心员工拿走了近160万股,占比超过六成。这种分配结构说明,通达海更在意的是留住技术和业务中坚力量,而非单纯奖励管理层。从这个角度看,公司在组织建设上有清晰的判断——真正的竞争力来自一线。
但结合财务数据来看,这次激励或许也带着一定“紧迫感”。公开信息显示,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管理费用却同比上升,ROIC(投入资本回报率)偏低。这意味着公司在增长放缓的同时,运营成本还在抬升。此时推出大规模股权激励,可能是为了稳住团队、激发活力,防止关键人才流失。毕竟,在软件开发行业,人力就是核心资产。
股价与资金面:短期承压,长期看执行
从市场反应看,主力资金近期呈净流出状态,五日净流出近1927万元,股价处于布林带中轨与下轨之间,趋势偏弱。行业层面,软件开发板块整体资金也在大幅流出。这说明市场对这类中小市值科技公司的关注度并不高,情绪偏谨慎。
但我认为,这类公司真正的价值不在短期波动,而在激励落地后的执行力。如果未来两年公司能通过这批骨干推动产品迭代或市场拓展,实现营收重回增长轨道,那么当前的股权激励就不是成本,而是杠杆。反之,若业绩持续低迷,再好的激励方案也只是画饼。
总的来说,通达海这步棋走得很务实。接下来,就看他们能不能把“纸上权益”变成“真金白银”的业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