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邱思雨记者操子怡)上证报记者获悉,近日,鑫宏业全资子公司江苏华光已完成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ITER)项目核心配套电力、控制和仪表(PIC)电缆的交付工作。

据介绍,PIC电缆作为核聚变实验堆的“神经与血管”,安装于ITER项目关键装置托克马克厂房内,属于安全级电缆。其性能直接决定设备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相关技术要求堪称全球最高标准。
具体而言,该PIC电缆需同时具备超强抗辐射、高电磁兼容、超长使用寿命、可靠耐火性能及环保等多重特性。“为满足ITER项目的严苛标准,江苏华光组建专项团队,历经3年技术攻关实现关键突破。”鑫宏业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以抗辐射技术为例,江苏华光采用高纯度无氧铜导体,并自主研发抗辐射填料,最终使产品耐辐照寿命超过60年,大幅超出ITER项目40年的要求。”

ITER项目外部照片
该负责人进一步对上证报记者提到,这一技术突破具有三重重要意义:一是标志着我国在可控核聚变核级电缆领域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化;二是推动国内民营企业成功进入全球顶级核聚变项目供应链;三是打破了欧美日韩企业对该领域核心设备的长期垄断,为鑫宏业及国内相关产业开辟了全新增长空间。
公开信息显示,鑫宏业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光伏、核能、轨道交通等领域的特种线缆研发与生产,客户涵盖中核集团、中广核、国家电投、宁德时代、比亚迪等行业龙头企业。其全资子公司江苏华光深耕核电领域近25年,是国内唯一一家持有“电缆+电气贯穿件”两类核级产品设计与制造资质的民营企业。
今年以来,鑫宏业在ITER项目中的推进效率显著提升。除首批订单于4月顺利落地交付外,第二批、第三批订单也在相继接收后,于今日(9月18日)完成交付。与此同时,公司正持续加码产能布局,计划于2025年建成占地4311平方米的“核电缆+电气贯穿件”研发生产基地。
“通过全资子公司江苏华光向ITER项目交付PIC电缆,我们已推动中国核级电缆技术跻身全球第一梯队,为全球核聚变能源革命提供关键支撑。”鑫宏业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未来公司可依托此次项目积累进一步拓展相关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