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波龙(SZ301308)$ 、$德明利(SZ001309)$ 、$闪迪(NASDAQ|SNDK)$
近期,存储芯片行业风波不断。日本存储巨头铠侠率先“爆雷”,2025财年业绩表现持续疲软,而美股四大存储芯片股及闪迪(SanDisk)随即在盘前集体大跌,看似形成“连锁反应”,实则暗藏深层逻辑——情绪传导叠加技术性修复需求成主因,铠侠与美股存储芯片企业、闪迪均无实质业务牵连。
一、铠侠业绩“三连跌”,存储赛道率先亮红灯
作为全球第三大NAND闪存厂商,铠侠2025财年的业绩颓势已连续多个季度显现,成为此次行业情绪波动的“导火索”。
- 中期业绩大幅下滑:2025年4-9月,铠侠营业额同比下跌13%至7911.45亿日元,经营溢利同比暴跌55.2%至1308.2亿日元,股东应占净利润更是同比骤降66.5%,仅录得589.46亿日元。
- 单季度表现持续承压:财年第一季度(4-6月)营收同比降20%,营业利润降64%,净利润降74%,主因产品均价走低与汇率波动;第三季度(7-9月)净利润虽环比增长,但同比仍大降62%,仅407亿日元,仅能依靠“预计第四季度NAND涨价、AI需求拉动复苏”勉强提振市场信心。
二、美股存储芯片+闪迪跟跌:情绪“背锅”+技术回调双驱动
铠侠业绩爆雷后,美股四大存储芯片股及闪迪随即在盘前集体大跌,但二者均非直接业务关联,核心是“情绪传导”与“技术性修复”的共振效应。
1. 行业情绪连带传导:“个体问题”被误读为“行业风险”
铠侠与美股存储芯片巨头(如美光、闪迪)同属存储芯片赛道,且铠侠与闪迪拥有超过20年技术合资历史,共享日本工厂产能与NAND技术,近期头部厂商还联合减产推动NAND价格上涨,行业关联性极强。对普通投资者而言,难以快速区分业绩下滑是企业个体问题还是行业共性问题,铠侠的颓势直接引发市场对“存储行业需求仍疲软”的担忧,悲观情绪快速蔓延至整个板块,进而触发对美股存储芯片股及闪迪的抛售。
2. 技术性修复刚需:大涨后获利盘借势“出逃”
在此之前,美股存储芯片巨头因AI驱动数据中心需求、行业减产推升产品涨价等利好,股价已积累大量涨幅;闪迪同样受益于NAND供应短缺与价格上涨,2025财年第四季度营收同比增长7.9%,此前更曾录得14%的单日大涨,市场获利盘丰厚。资金本身就有兑现收益的诉求,而铠侠业绩爆雷恰好成为“完美借口”,为投资者提供了获利了结的触发点,即便没有这一负面消息,板块短期内也大概率会因涨势过急出现技术性回调。
3. 基本面无直接牵连:三者“盈利逻辑”差异显著
从业务本质来看,铠侠的业绩困境并未对美股存储芯片企业、闪迪构成实质利空传导:
- 美股存储芯片巨头(如美光):业务涵盖DRAM与NAND,且凭借HBM芯片等AI相关业务,数据中心收入占比已超50%,能有效对冲消费端需求疲软;
- 闪迪:虽与铠侠存在合资工厂股权与技术共享关系,但2025年已从西部数据独立,业务聚焦云端、客户端及消费级SSD,2025财年第四季度营收环比增长12%,正通过BiCS8先进工艺转型与AI高容量存储布局实现复苏,其业绩驱动依赖行业涨价周期与自身业务结构优化,与铠侠因业务单一、份额下滑导致的业绩下滑无直接关联。
三、总结:短期波动难改长期逻辑,关注行业分化信号
此次美股存储芯片及闪迪的集体大跌,本质是“情绪诱因+技术回调”的短期共振,铠侠业绩爆雷仅为表面导火索。后续需重点关注存储芯片行业的分化趋势:美股头部企业与闪迪凭借AI业务支撑、多元化布局或技术转型,抗风险能力更强;而业务单一的存储厂商,则需依赖NAND价格回升与需求复苏才能扭转颓势,投资者需理性区分个体风险与行业机遇,避免被短期情绪带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