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不是涨价的问题,是有没有货的问题。” vs “消费者不会为AI的算力账单买单”
全球存储芯片市场在2025年第四季度迎来罕见暴涨。三星、SK海力士等头部厂商将DRAM与NAND闪存合同价最高上调30%。CFM数据显示,512Gb Flash Wafer累计涨幅已超20%。价格迅速传导至终端,华强北DDR内存条报价单月翻倍,部分整机装机量下滑三分之一;红米K90起售价上调300元,小米随后对部分版本实施首销月降价以稳定销量(据雷军公开回应)。
本轮涨价源于结构性供需失衡:AI算力基建需求爆发,德邦证券指出,自2024年起行业周期已由AI驱动,厂商将产能集中于高附加值服务器芯片,消费级存储供给被显著压缩;叠加行业减产去库存节奏加快,供需反转提前到来。威刚预测涨价将持续至2026年,集邦咨询已将Q4 DRAM价格涨幅预期从8%-13%上修至18%-23%。
涨价逻辑拆解:AI吃掉一半产能?
德邦证券分析:本轮周期不同于2016-2019年及2020-2023年的消费端主导模式,核心驱动力来自大型科技公司在AI时代的算力基础设施投资,需求持续性更强。
威刚董事长陈立白表态:2025年第四季度只是起点,2026年产业景气度有望延续。
股市反应方面:普冉股份、航天智装录得20CM涨停,香农芯创、科翔股份涨超16%;年内18只存储概念股涨幅翻倍,江波龙上涨210.89%,德明利上涨160.95%;10月以来板块融资净流入28.58亿元,北京君正、雅克科技融资净买入均超4亿元。
核心驱动因素:DDR4 16GB 3200现货价单周跳涨30%,512GB闪存晶圆10月累计涨幅超20%;国际原厂调整产能结构,转向HBM、LPDDR5X等高端产品;OpenAI项目单月采购量接近全球DRAM总产能的40%,进一步加剧供应紧张。
产业链联动效应:小米Redmi K90系列价格上调100-400元,PC厂商加速推进DDR5平台迁移;江波龙等模组厂因提前备货享受库存增值红利;部分终端企业开始转向国产晶圆厂采购,国产替代预期升温。
热门题材与人气个股追踪
A股多只存储相关标的因技术布局或业绩弹性受到资金追捧。
航天智装(300455)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旗下智能装备平台,子公司轩宇空间研发的宇航级存储芯片具备民用转化潜力。受“商业航天+存储”双概念推动,股价实现20cm涨停。10月27日融资买入额超2.24亿元,两融余额快速攀升。
香农芯创(300475)为SK海力士核心代理商,直接受益于存储涨价周期。股价自9月1日以来累计涨幅超205%,10月31日两融余额近35亿元。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264亿元,同比增长59.9%;第三季度净利润环比增长42.81%。公司新任董事长黄泽伟上任,市场对其战略升级抱有期待。
江波龙(301308)为国产存储龙头,拥有Lexar、FORESEE品牌。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167.34亿元(+26.12%),净利润7.13亿元(+27.95%);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幅达1994.42%。自研主控芯片部署超1亿颗,UFS主控完成流片,HBM相关需求增长强化盈利预期。
佰维存储(688525)具备全栈技术能力,客户涵盖Meta、Google、小米。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26.63亿元(+68.06%),净利润2.56亿元(+563.77%)。聚焦AI端侧市场,已量产12GB、16GB LPDDR5X产品,并于10月28日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大港股份(002077)2025年第三季度净利润2872万元,同比增长213.90%。股价活跃,截至10月31日两融余额约3.49亿元,股东结构显示机构与散户同步加仓。
太极实业(600667)旗下海太半导体从事DRAM封测业务,深度绑定SK海力士。受三星暂停DDR5报价、现货价一周飙升25%影响,公司于11月3日午后涨停,成为板块关键风向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