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朔科技刚刚拿到一笔2.7亿元的专项贷款,专门用于股票回购。
根据公司11月19日发布的公告,汉朔科技已获得招商银行嘉兴分行出具的《贷款承诺函》,同意提供不超过2.7亿元的信用贷款,期限不超过36个月,资金用途明确为“专项用于回购公司股票”。这笔贷款无需抵押担保,属于纯信用支持,且与公司此前董事会通过的股份回购方案直接挂钩——即拟使用1.5亿至3亿元自有或自筹资金,以不高于84元/股的价格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持股或股权激励。
这则消息的背后,是政策层面正在推动的一轮资本市场支持行动。公告中明确提到,该专项贷款符合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和中国证监会关于设立“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的相关政策。而汉朔作为一家今年3月才上市的次新股,此时获得金融机构如此规模的融资支持,信号意义不容忽视。
一次精准的资本运作时机
我注意到,汉朔科技当前股价为53.34元,距离其回购价上限84元有近58%的空间,说明即便现在启动回购,也有足够的价格安全垫。同时,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虽同比下降40.51%,但营收仍达28.09亿元,海外收入占比高达94.1%,显示出较强的业务韧性。特别是在人民币贬值背景下,其外币结算带来的汇兑收益可能成为隐性利好。
更让我觉得有意思的是股东结构的变化:截至9月底,股东户数下降18.81%,人均流通股上升超三成,意味着筹码正在集中。虽然部分富国系基金退出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但富国创新趋势、中邮战略新兴产业等仍在增持,机构分歧中不乏长期资金布局迹象。
技术面也在悄然转暖
从技术角度看,当前股价已接近53.59元的压力位,MACD出现金叉迹象,短期走势偏积极。尽管主力资金整体参与度还不高,但如果后续回购计划真正落地并伴随持续买入动作,可能会形成实质性的市场信心支撑。
在我看来,这次招行给汉朔批出2.7亿元信用贷款,并非简单的银企合作。它更像是监管引导下,金融机构对具备核心技术、符合数字经济方向的成长型企业的一种定向支持。尤其是在当前鼓励上市公司用好资本工具稳定市值的环境下,这类“政策+金融+企业”联动的操作,未来或许会越来越多。
当然,风险也不能忽视。净利润下滑、高度依赖海外市场、机构持仓波动等问题依然存在。但我认为,只要公司能借此次回购契机稳住市场预期,并持续推进All-Star物联网平台在国内外零售场景的落地,中期修复估值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这一纸承诺函,不只是钱的事,更像是一张被认可的“通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