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逻辑:全球医药产业链重构背景下,具备技术壁垒与产能弹性的特色原料药企业正获资本重估。
1. 三大产品矩阵协同发力
硫辛酸系列(抗糖尿病并发症)、磷脂酰胆碱系列(神经系统修复)、肌肽系列(抗衰老)构建起覆盖慢性病治疗与健康管理的产品体系。
其中,与恒瑞医药合作的艾瑞昔布原料药进入商业化放量期,2025Q1销售占比提升至17.4%,验证CDMO业务转型成功。
2. 硫辛酸系列产品持续放量
拥有107项发明专利(含16项国际专利),酶法催化、连续流反应等核心技术使硫辛酸生产成本降低23%。核心产品硫辛酸系列销量同比增长11.09%,全球市占率攀升至38.7%(按出口量计),欧洲CEP认证突破后对糖尿病神经病变治疗市场的渗透加速。作为全球唯二掌握酶法绿色合成工艺的企业,其产品毛利率稳定在42%-45%高位,显著优于化学合成路径竞争对手。
3. 研发创新驱动产品迭代
在建的9吨菲奈利酮原料药生产线(治疗糖尿病肾病)预计2026年投产,有望抢占百亿级创新药市场。
4. 十条新产线提升交付能力
山东基地首期工程投资5亿元,规划10条原料药/中间体生产线,设计年产能289吨,产品管线涵盖心血管、免疫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抗病毒、泌尿系统等各治疗领域,达产后预计新增年营收4.2亿元,新增利润1亿。
5. 循环经济增效显著
技改项目新增聚合氯化铝、亚硫酸钠等副产品19850吨/年,实现原料利用率98.2%,单位生产成本下降15%,提升净利润15%,大约6千万。
7.与常熟基地形成"前体-中间体-原料药"垂直整合,供应链稳定性提升应对国际物流风险。
8、国际资本持续看好加仓
摩根士丹利、巴克莱银行一季度新晋流通股东,外资持股集中度环比提升217%。
9.公司回购,彰显信心,公司在2025年2月5日已完成此前回购计划,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88万股
10. 估值修复空间显著
当前动态PE 26倍,低于化学制药行业均值45倍。山东项目达产后,新增4亿营收,1亿净利润;技改项目完成后,降本15%,带来6千万利润;到2026年,合计净利润将超2亿。而且CMO/CDMO业务占比将超40%,估值体系有望向药明生物(PE 60+)靠拢,总市值可达2*60=120亿。